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日前表示:國內部分地區成品油流通已出現“斷油”,並已影響到當下的秋收秋耕。國家有關部門若不及時監管,這一嚴峻態勢將引發大規模油荒的再次出現。
距10月9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還不到10天,國內成品油供應即出現了緊張態勢,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出現停供、斷供。這個現象讓人很疑惑:何以一降價,就出現油荒?降價跟油荒之間到底有什麼必然聯絡?
成品油的工業基礎地位,決定了其價格幾乎是工農業産品價格的晴雨錶。往往成品油價格的上調,不僅直接帶動相關行業服務和産品的漲價,更是間接地帶動整個兒物價的持續上漲。筆者認為,中國偏高的成品油價格,不僅是比美國高了多少那麼簡單,幾乎已經成為引領國內物價居高不下、通貨膨脹預期嚴重的“龍頭”。
降低成品油價格是民眾期盼,然而其從理想變為現象卻是阻力重重。拿最近一次的成品油價格下調來説,早在八九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就出現了大幅度下跌,彼時,國內降價的呼聲已然高漲。然而中國的“三桶油”卻巋然不動,欲將高價進行到底。直到10月9日,才慢慢吞吞地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下調了300元,平均到每升也就區區0.2元到0.3元。
本以為成品油降價為我們直接帶來了實惠,也間接地減少了相關企業産品成本,為物價的平穩甚至回落鋪平了道路。卻不想,還沒有來得及高興,油荒的喊聲卻已經先行高漲:浙江、內蒙古、福建、四川等地油品經營者無法從中石油、中石化獲得正常的成品油供應;浙江民營油企老總則抱怨:“本以為降價後,我們可以拿到更多的油。可誰知,拿到油的價格還要高40元”……
依據經驗,“油荒”極有可能是漲價的“招呼”或者“前奏”。那麼當下,到底是因為成品油出現了國內、國際的供應緊張,造成了油荒?還是有傲慢的壟斷企業在降價面前心有不甘,故意製造油荒的煙幕彈,從而為緊接著的漲價造勢?
一降價就“油荒”,這種的極不符合市場規則的怪現象,讓人們不得不去追問,到底是誰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