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能源局18日披露,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為39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較8月9.1%的增速有所回升。1~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1.95%,增幅較1~8月份略增0.05個百分點。
分類看,第一産業用電量795億千瓦時,增長4.5%;第二産業用電量26235億千瓦時,增長12.1%;第三産業用電量3844億千瓦時,增長14.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282億千瓦時,增長10.6%。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603小時,比去年同期增長7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388小時,下降301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86小時,增加193小時。此前根據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數據,9月全國水電發電量完成56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5%,降幅較8月擴大9.9個百分點。
分析機構認為,1~9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提升主要歸因于工業用電量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工業用電量增幅超出1~8月份0.3個百分點,一舉扭轉自6月以來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幅回落的趨勢,而1~9月第一産業、第三産業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則繼續回落。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9月份是工農業生産的高峰期,因此促成社會用電量的快速增長;加上此前的8月份國內用電緊張,多個省份出現拉閘限電,這在客觀上遏制了電力消費,而9月份限制政策的取消導致被遏制的電力需求開始反彈,拉動電力消費快速增長。
中投顧問分析認為,火電利用小時出現分化是由於今年的特殊原因造成的,並非長期走勢。水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與降水量呈直接關係,而今年我國南方多個地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乾旱現象,導致河道來水量急劇減少,極大地影響了水電站的正常運營,導致水電設備平均利用時間大幅下降。而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的增加緣於今年“電荒”嚴重,為了滿足電力需求,火電企業加大了設備利用率,以增加電力供應。
關於今冬的供電形勢,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按照以往的情況來看,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一般會有所增加,主要是取暖用電比較多。如果政府措施不力的話,很有可能出現大規模缺電的情況。
中投顧問認為,今年冬天用電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目前我國電力需求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同時西部“窩電”,東部缺電的現狀暫時也無法改變,加上冬季水電大幅減少,進一步減少了電力供應,因此今年冬季的電力供需形勢仍將處於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