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慈善機構遭到質疑的年代,人們還相信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嗎?海爾保險説,愛不是用來宣傳的工具,愛是決定後的行動。履行愛和責任的承諾,對我們而言是企業的DNA,也是保險的原來之道。借9週年慶之際,海爾保險特意邀請每個家庭中都不可或缺的那位,無私地愛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母親,以及著名投資人李開復,和海爾保險的壽險行政總監鄒斌一起探討:愛是人類社會的原來之道。
母親張貴紅:愛是“心”的決定
結婚九年,孩子健康聰慧,丈夫顧家。有人説我非常幸運,其實幸運的背後,還有一份勇敢,敢於質疑自己的心。面對孩子,我問自己,此刻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的幸福快樂,還是為了我自己的榮譽和未來的保障;面對丈夫,我問自己,我有沒有借著愛的名義,偷偷地綁架他心靈的自由……當我問得越深,發現愛開始變得越來越純粹,不再是“期望值”的交換,而是“心”的決定。純粹的愛並不代表取締“家規”,但我的心逐漸不再被失落、焦慮和憤怒等情緒掌控,自然也不會將這些情緒反射到家人身上,此刻,“幸福”自然來敲門。
海爾保險壽險行政總監鄒斌:回歸保險的原來之道
保險的原來之道,就是“愛和責任”。人們購買保險最重要目的,就是當意外或疾病發生時,能夠及時從保險公司獲得補償,從而幫助自己或家人度過難關。我們就像陪伴在客戶身邊的家人,在最需要的時候,及時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給予愛的關懷。我們也有所謂的“家規”,它們被制定的目的是為了風險控制,而風險控制的目的,則是為了保障大多數客戶的利益。
“愛和責任”在很多領域都被反復探討,但是,它們並不屬於學術知識,而是人生體驗,當面臨得失抉擇那一刻,是尋找藉口“逃避”,或是艱難“付出”,還是自然地“承擔”……這都直接反應出你是在“愛和責任”的價值觀中成長,還是屈服於利益的條件反射。從事保險行業14年來,經歷了很多保險事件,並非都能通過保險合同的形式,完全明確下來。因此當理賠與愛(同情)發生衝突時,我們更願意以保險原則和客戶利益為導向,評估本次決定對於客戶和公司的中長期影響,從而最大程度平衡兩者之間存在的分歧。
當我整理那些曾經辦理的賠付案例,想起那些流著淚的微笑,讓我堅定了在目前的社會環境和行業氛圍下,堅持有規則的愛,承擔起保險應有的責任,回歸到保險的原來之道上,這才是我們堅持的“客戶導向”。
李開復:幫助客戶事先價值是偉大企業的存在之道
所有的公司都在喊“客戶導向”,但大多數卻成為口號上,或是以服務商業利益為目的工具。馬雲説企業應該幫助自己的客戶實現價值,並且強調要“以公益的心態,用商業的手法”。商業的手法容易,公益的心態卻很難。“公益的心態”是幫助客戶實現價值的過程中,企業的姿態和恪守的原則,這個過程需要不損害公眾利益,不危害社會利益,不傷害第三方利益,不破壞環境資源,併為社會創造價值。而幫助客戶實現價值為驅動力的“客戶導向”,是任何一個偉大的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最終目標。
海爾保險9週年之際,有人問,你們為何很少宣傳自己?我們説,每一分錢都用於保戶,這才是保險之道!也是我們存在和發展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