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2008年下半年,管理層的“十道金牌”救市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一段佳話。
不同的是,今年10月10日匯金再次入市增持四大行的重磅消息,A股市場卻沒有三年前的那種群情激昂。與彼時的滬深兩市全線漲停、周漲幅超過20%相比,此時上證指數、深證綜指卻均在當天高開低走,甚至次日盤中還雙雙創出15個月以來的新低!
繼匯金出手之後,多家上市公司紛紛披露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入市增持的消息,同時國務院還出臺了包括金融、財稅等九大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對於目前市場複雜的運行狀況,業內對匯金再度入市的判斷依然存在較大分歧。
如此看來,並不明朗的四季度,多空必有一戰。市場關心的是,多空雙方手裏到底有哪些牌呢?
/第一回合/
杯水車薪 市場能否重拾信心?
10月10日A股市場收盤,匯金增持銀行股的消息傳遍市場,當日報道顯示,中央匯金公司自當日起已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農、中、建四大行股票,並繼續進行相關市場操作。匯金入市,儘管次日大盤高開低走再次讓投資者心酸,不過本週三後市場出現了反彈。在第一回合的博弈中,匯金增持預示著國家隊進場的序幕拉開,A股市場能否借此東風持續挺進?
多方利器一:國家隊之社保增持
社保基金一直是A股市場風向標之一,儘管在市場低迷時,社保基金也有被套牢的情況,但總體而言社保基金對市場趨勢把握能力仍然較好。在今年3月份,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透露,今年要在投資管理精細化方面狠下工夫,合理配置各類資産,增加委託股票投資的組合,穩定和增加對股票的投資。5月份,社保基金新增100億元入市,其中60億元為權益投資額度。從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的持倉情況看,第一季度,社保基金出現一定減持,第二季度,社保基金被列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持股市值合計為449.18億元,比2011年第一季度399.25億元增加49.93億元,增加幅度為12.51%。社保基金2011年第二季度共計持股282374.53萬股,比2011年第一季度的245921.52萬股,增加36453.01萬股,增加幅度為14.82%。
二季度社保基金開始增持,儘管股市還未見底,不過左側交易,逆勢加倉是社保資金常用的投資手法。
另外,在9月份召開社保基金境內投資管理人秋季座談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目前基本面仍不錯,經濟增速高位回落但仍處於較高位置,A股市場估值整體較低,企業盈利增長,地方平臺債務風險可控。目前A股正處於估值底部,雖然短期仍將呈現低迷走勢,但中期將向上。
該人士表示,下一步,社保基金擬在現有委託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産品種類,如絕對收益産品。在相對收益股票型産品方面,擬增加中小盤成長型組合、積極配置型組合、社會責任組合、量化投資組合等。
9月份社保基金相關人士的講話,已經表達了A股處於估值底部的觀點,而10月份有報道顯示,共有超過100億元社保基金近期已劃撥到社保賬戶中,並將擇機投資于股票市場。聯想到匯金公司的10月10日入市,國家隊之社保資金大規模入場相信並非遙遠,而這也是多方發起進一步反攻的一大利器。
多方利器二:産業資本增持潮
與匯金公司10月份增持不謀而合,在市場持續下跌,A股估值進一步下降時,産業資本已經按捺不住入場步伐。A股市場中,相信沒有誰能比産業資本更熟悉上市公司以及所處的行業,因此産業資本對上市公司的增持往往是一個靠譜的信號,這意味著企業價值相對於重置成本開始變得有吸引力。
實際上自今年三季度起,不少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就已經獲得重要股東的增持。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A股市場共有155家公司獲得産業資本增持,這些股東合計動用65.42億元增持了7.75億對應公司的股票。
在本週四,A股市場多家上市公司再次密集發佈相關的增持公告。其中廣匯股份大股東廣匯集團亦是在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721.88萬股,佔公司已發行總股份0.37%。按照當日的收盤均價計算,廣匯集團本次增持動用的資金量超過1.57億元。
除廣匯股份外,三普藥業(600869,收盤價24.45元)、百利電氣(600468,收盤價17.70元)和晉西車軸(600495,收盤價11.69元)等上市公司也獲得了大股東不同程度的增持。其中三普藥業大股東增持47.71萬股,平均增持價格為23.23元/股,動用資金約為1108.30萬元。
相信隨著匯金的入市,市場對社保基金進場的期待,在當前A股市場估值底部的背景下,相信也將有越來越多的産業資本加入當增持有行列,這也將成為多方的一個有力武器。
空方利器:大盤股即將粉墨登場
無論是國家隊增持還是産業資本增持,對A股市場投資者而言似乎都是可以預見的利好。但是在這一背景下,可以預見的利空將對多頭的信心予以打擊。在政策上,儘管投資者對新股擴容的速度是否減緩不能左右,但是即將到來的大盤股發行無疑是空頭的一張王牌。
在匯金公司不到2億元增持的背景下,謹慎的投資者亦是認為,這更多是一種作秀,因為後期多家大盤股發行,對市場大幅抽血更像是一頭洪水猛獸。
首先是先前受阻暫停發行的“巨無霸”中國水電,或將於本月掛牌上市。儘管其後將發行價定在4.5元/股發行詢價區間下限,融資規模較先前計劃173億元有所縮小,但是中國水電IPO最終鎖定的融資額亦是高達135億元。
除了中國水電外,四季度即將發行的大盤股還包陜煤股份、中交股份、新華保險,分別擬融資172億元、200億元、180億元。
上述四隻大盤股合計融資額超過500億元,而本週上證指數單日最低成交額僅399億元,最高也僅844億元。上述大盤股發行如此大幅向市場抽血,讓匯金先前不到2億元增持相形見絀。因此四季度伴隨著中國水電等多家巨無霸上市,這或將成為市場最大的恐慌,這同樣是空頭阻擊多頭增持利好的有力武器。
/第二回合/
瘋狂抽血 市場亟待休養生息
以“重融資、輕回報”著稱的A股市場,讓大多數投資者深陷“高風險、低收益”的現實困境。
眾所週知,近期新股發行、增發和配股等瘋狂的抽血行為有增無減,即便滬深兩市大盤創下15個月以來的新低,中國水電(601669)巨型IPO項目也視若無睹地粉墨登場,緊隨其後的還有動輒數百億的陜煤股份、中交股份等多家“巨無霸”正在候場。
多方必殺絕技:募資減少
節後,溫州資金鏈緊張、銀監會要求不得借理財産品高息攬儲等消息不斷傳來,這些信息透露出在貨幣緊縮的環境下,流動性緊張已波及到了企業和銀行等多個層面。在諸多壓力下,上市公司紛紛借道再融資。
截至10月11日,今年以來滬、深兩市總共有261家公司發佈增發預案。而去年同期僅有80家公司發佈增發預案。其中,已經實施增發的公司也達到了137家,共計募集資金3521.50億元,高於去年同期104家實施增發的水平。
當然,市場持續低迷過後,上市公司增發之路顯然沒有那麼平坦。截至10月11日,在已經公佈增發價格的公司中,有近四成公司的股價依然低於增發價。
出於對資金的饑渴,上市公司難以輕易放棄別無選擇的再融資方案。困局之中,不少上市公司被迫求變,下調發行價、縮減發行規模,以期“瘦身”後的再融資方案能夠順利成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下旬以來,已經有30多家上市公司對增發預案進行了修訂。
除此之外,在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變通策略中,增發變配股是其重要的一道“殺手锏”。
即便是近日反彈之後,中國北車(601299,收盤價4.91元)目前的收盤價4.91元/股依然較此前披露的增發價格6.10元/股相去甚遠。
無奈之下,中國北車10月9日對外發佈公告稱,終止實施定向增發預案,改為配股的方式,預計募資總額不超過71億元。再融資迫在眉睫,但募資金額已經比此前的102.38億元大為縮水。
對此,中國北車公告中解釋,“鋻於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經公司與保薦機構協商,一致同意終止實施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實上,在中國北車宣告終止增發前後,包括中國南車(601766,收盤價4.99元)110億元的增發募資計劃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增發也宣告夭折。
除了再融資規模被迫大規模縮水,滬、深兩市IPO首發募集資金也出現了大幅跳水的趨勢。
據WIND統計,自今年1月份IPO首發募集資金總額創出431.94億元的紀錄之後,全年基本上呈現出逐月下滑的趨勢,其中今年7月份122.76億元的首發募資總額一度創下7個月以來的新低。儘管隨後的8月份有所回升,但9月份再次出現明顯的募資總額大跳水,剔除即將發行上市的中國水電、陜煤股份和中交股份等“巨無霸”外,10月份的IPO募資總額相對較少。
空方致命招數:銀行再融資
即便如此,年復一年的銀行再融資潮已經虎視眈眈!
銀監會於今年4月底發佈的 《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於11.5%和10.5%。同時,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對銀行資本佔用的壓力也較大,上市銀行不得不通過再融資來緩解資本壓力。
早在今年7月19日,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1.68元)就公佈了A+H股配股籌集350億元的融資計劃,這離該行上一次再融資220億元僅僅一年時間。
9月10日上述配股融資方案正式獲得股東大會通過,以每10股配不超過2.2股向全體A、H股東配售。
而工商銀行(601398,收盤價4.14元)9月27日也披露公司擬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公司在監管規定許可的額度內,發行總額不超過折合700億元、期限不短于5年的次級債券用於補充資本。該決議自股東大會批准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12年6月30日。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3.00元)、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8.83元)紛紛選擇發行次級債實現再融資,而深發展A(000001,收盤價16.36元)等多家銀行也都先後拋出了再融資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中披露再融資計劃的已經過半,但是擬通過A股市場再融資的規模遠低於市場預期。
深圳景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付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這麼低的PE,增發融資並不是最佳選擇,多家上市銀行已經改道選擇發債來補充資本。相對而言,今年上市銀行再融資規模並沒有往年那麼可怕。
同時,付羽還表示,融資只是影響市場行情的一個因素,但不是最本質的原因,市場化的融資是不會對股市構成直接干擾的;能對股市構成干擾的都是非市場化的,例如之前因為體制缺失造成的濫發新股、新股三高等問題。關於市場對融資方面的擔憂,他強調當前股市更缺的是信心。
/第三回合/
信號轉暖市場期待撥雲見日
多方利器一:資金面壓力開始緩解
10月底,市場資金的緊張情況將有所緩解。央行公告稱,將在13日發行70億3月期央票,並重啟3年期央票,發行額度200億。
10月12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依然延續前兩天的趨勢,繼續下跌,隔夜品種利率維持在3%左右。
其中,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跌44個基點至3.00%,7天品種下跌80多個基點至3.34%,14天品種下跌40多個基點至3.95%。
央行在週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發行了100億一年期央票並進行了900億的正回購。
數據顯示,10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3770億元,本週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為1480億元,而10月份第一週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為1390億元。此前12周,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超過5000億元。
浙江某私募投資總監分析指出,10月是全年資金面最緊張的月份,但是25日後資金面壓力將逐漸緩解。
他進一步指出,從時點來看,15~24日資金面壓力最大。本月財政資金入庫截止時間為24日,而集中支付資金下發時間為25日,本月資金壓力較大時點在第二周(17~24日),第一週信貸增量會相對正常,但15日以後資金面開始趨緊,25日財政支付資金下發後資金面壓力將開始緩解。
多方利器二:投資者有望逐漸回流
來自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中旬以來的新增股票賬戶數從131578戶迅速上升至9月底的227464戶,增速明顯加快。
與此同時,從各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來看,截至8月12日1350.17萬戶參與交易,但到了9月30日這一數字銳減至855.45萬戶,降幅高達36.7%。
業內普遍認為,新增開戶數的上升、參與交易賬戶的持續大幅銳減,往往出現在市場行情的轉捩點,人均持股數量大幅提高、籌碼集中度不斷提高也都是市場積極信號。
空方利器一:經濟增速放緩
9月份CPI同比上漲6.1%,與7月份相比回落0.1%。從環比來看,9月份CPI上漲0.5%,與8月份相比上升0.2%。在信貸緊縮政策滯後效應影響下,中國的工業活動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繼續放緩。海通證券預計,國內經濟增長將維持軟著陸態勢,四季度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緊力度減輕,經濟增速將有所企穩,三季度經濟增速為9.4%,四季度9.2%左右。
另外,9月統計局製造業PMI活動較上月景氣回升。9月PMI由上月50.9微升到51.2。其中,新訂單PMI指數延續好轉趨勢,上升到51.30;而原材料庫存和産成品庫存雖相對上月有所好轉,但仍處於50以下,這也表明中小企業及出口企業生産活動仍不樂觀。
東興證券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正處於十字路口,經濟仍在底部徘徊,經濟增長步入衰退週期,通脹壓力仍利刃高懸,工業企業生存壓力依舊。考慮行業輪動方面,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化工仍基本處於被動補庫存階段,從庫存週期角度來看,經濟尚未出現明顯的復蘇跡象。
另一方面,經濟增速下行和通貨膨脹高企引發市場對中國經濟出現滯脹的擔憂。而且,通脹高企限制了央行釋放流動性的意願,這會對投融資形成制約,延緩了經濟復蘇的時間。
空方利器二:企業盈利預測下調
與經濟增速放緩一致的是,A股上市公司迎來的三季報或許不太美好。其中中信證券在“2011年中報業績回顧及三季度業績展望”的研究報告中提出“增長基礎不實,仍有下行壓力”的觀點,並給予房地産、機械、水泥等七大行業“負面”判斷。
該券商認為,截至8月31日有826家上市公司發佈三季度業績預告,佔上市公司總數的37%,機械、基礎化學、醫藥、紡織三季報情況較好,而農林牧漁、汽車、電力設備、地産三季報不容樂觀。考慮三、四季度投資下滑趨勢以及各行業情況,機械、建材行業的業績存在一定下調空間。
而在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報告中,東北制藥(000597,收盤價10.29元)、國風塑業(000859,收盤價6.39元)、星湖科技(600866,收盤價8.18元)、中成股份(000151,收盤價10.16元)等紛紛預告三季度業績將同比下降。
由於三季度業績下滑傳聞影響,直接導致了山西汾酒及中興通訊本週盤中遭遇重創。因此在經濟增減緩的背景下,企業盈利的下滑乃至不及預期,也將成為對多頭資金的不利因素。
空方利器三:樓市調控嚴冬延續
本週佛山樓市放寬限購緊急叫停,再次引發業內對樓市調控的熱議。10月11日,廣東省佛山市下發了一則被外界解讀為“放鬆限購”的通知,成為全國限購放寬第一城,不過當日晚間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官網稱,“為進一步徵詢社會各界意見,並綜合評估政策影響”,決定暫緩執行上述政策。
自3月份限購之後的半年內,佛山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型開發商都不同程度調整了售價以適應逐漸降溫的市場,但是8月底開始逐漸加重的觀望情緒直接導致了9月份成交大幅萎縮,市場在短期內呈現出房價拐點顯現的跡象,投資品的反身性有可能在短期內體現得更為明顯,即房價在經過半年多的苦撐之後,一旦開始下跌,就會引起需求方更濃重的觀望,從而導致房價進一步下跌和成交量的持續萎縮。
佛山限購放寬政策的夭折,折射出中央維持目前樓市調控偏緊態勢不變的決心。民生證券認為,近期住建部就可能對各大城市的住建局發出警示,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城市再或明或暗地放鬆現行調控政策,政策及成交量、價都處在尋底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