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郝靜 上海報道
今年對中冶集團來講可謂流年不利。集糰子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被世界銀行列入黑名單,禁止其未來3年參加世行合同競標;集團投資4年的中冶恒通也被曝出累計虧損74億,因而不得不易手他人。
10月13日,世界銀行北京辦事處的一位李姓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世行近些年對這種腐敗行為抓得特別嚴,是總部專門設立的一個稽查隊在負責,具體細節不會給出太多,而一旦抓住,世行和其他幾家合作銀行會實行聯合製裁。”
中國一冶遭世行制裁
世界銀行給中國一冶的罪名是欺詐,而同被處以3年禁入的土耳其公司Oztas Insaat則被認為是串謀投標。世界銀行稽查隊負責人Leonard McCarthy表示,如果公司肯配合調查合作,禁入期或許可以減少至兩年。
根據世界銀行的規定,該兩例案件同樣適用於世界銀行集團的其他多邊合作銀行,根據2010年的協定,一冶集團和Oztas Insaat在禁入期內不能從非洲開發銀行集團、亞洲開發銀行、歐洲重建與發展銀行、汎美開發銀行取得任何項目,與此同時,中國一冶的禁入還適用於受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組織機構。
對於欺詐的內容和細節,世行方面並未詳細透露,記者就此致電至一冶秘書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都是交由中冶集團的新聞發言人回答,而中冶集團及其下屬的上市公司中國中冶公開的總機均無人接聽,其官方網站對於受罰情況的説明顯示:世行于2010年12月底對孟加拉摩哈卡利立交橋項目部分安裝施工提出質疑並作出處罰,而一冶在今年1月和3月份先後兩次提出申訴但均未被採納。
據記者了解,這並非中國企業首次拿到世界銀行罰單,在2009年1月,中國路橋集團、中建總公司、武夷實業及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分別被處以8年、6年、6年和5年的禁入,處罰均較之一冶更為嚴重。雖然世界銀行融資項目在全球的份額很小,但其處罰在全球範圍之內具有示範效應,猶如一張世界市場上的通緝令,將遭遇很大程度的信用和市場危機。而最嚴厲的懲罰是永久喪失世界銀行融資項目資格,截至去年4月,拿到永久罰單的企業是72家。
分析人士認為,世界銀行此舉不但影響了一冶的海外擴張之路,其母公司中冶集團的名譽也大受影響,在參與新項目之時,中冶集團的各子公司乃至其他的央企都可能會招致更加嚴苛的審核。
投資中冶恒通巨虧74億
10月11日,據新華社援引中冶集團最新財務數據顯示:中冶集團自2007年投資河北唐山恒通(後改名中冶恒通)以來,累計虧損74.29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中冶集團對中冶恒通最初投入的註冊資金10.72億元,以及截至2011年8月31日中冶集團對中冶恒通借款本息餘額63.57億元,這個數字比此前報道的46億還要大。
年初已傳出中紀委開始介入公司的虧損調查,後在6、7月間,有大量消息指出中冶恒通因巨虧停産,首批裁員已超過600人。中冶恒通資産負債表顯示,截至2011年8月末,中冶恒通資産總額為64.39億元,其中流動資産7.53億元,非流動資産56.86億元;負債總計為87.16億元,其中銀行債務18.9億元,欠中冶集團63.57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77億元,原3750名員工目前只剩下742人。
有消息稱,就該公司重組事宜,中冶集團與唐鋼進行談判但未能達成一致,後又與港中旅洽談重組事宜,把所有債務免除後將所有資産負債無償劃轉至港中旅集團。如果重組不成功將實施破産,中冶集團的損失將進一步擴大超過80個億。
巨虧觸目驚心之餘,中冶恒通的處置還涉及到中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中冶的上市承諾:2009年9月,中國中冶上市時,基於中冶恒通的土地、房屋等資産權屬存在法律瑕疵,且該公司的實際經營業務、主要産品和股份公司不存在實質性同業競爭,所以中冶集團在重組改制設立股份公司時,未將中冶恒通納入上市公司,並在招股書中承諾,中國中冶上市後的24個月內,擬通過轉讓所持該公司股權等方式予以處置。
目前大限已至,資産處置又有何最新進展?記者撥通了中冶恒通的銷售部試圖了解最新運營狀況和重組動態,公司的一位女士表示不清楚便匆匆挂上了電話。而唐鋼集團對外宣傳部的孫主任則告訴記者:我們在盡我們的努力去公司的各個部門了解,反饋的結果是公開可查的,確實沒有這回事,我們也覺得比較奇怪。如果確實有這種意向和舉措,我們一定會公佈出來。
據媒體披露的一份港中旅委託所做的盡職審查文件副本稱,中冶恒通存在産量不符及資産重大減值等問題,且由於沒有取得投資項目的立項批准文件,以及主要資産無發票等等,若港中旅接管中冶恒通後,或需要負擔不容忽視的潛在支出。而中國中冶董秘康承業在對媒體的書面回應中表示,虧損對集團上市公司並無實質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