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卡奴集結號 廢卡也生錢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4日 1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鳳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PI高奏“步步高”,口袋裏的錢在不遠的將來早已沒有了當前的購買力。存錢不如花錢,選擇一種適當的消費方式把鈔票用出去,工資才不會變成“白領”。也許股市不再堅挺,樓市和其它專業投資領域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風險,選擇怎樣的投資之道越來越成為一件讓人迷惘的事情。

  然而,也許投資的渠道遠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遙遠,在不知不覺中,一張久未用過的銀行卡、一張帶著幾十年前記憶的站臺票、又或者是一副文革時期的撲克,你身邊這些塵封已久的小寶貝,升值的速度,其實已經遠遠跑贏了CPI。

  珍品價值已達上萬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自稱“卡奴”,銀行卡也成為收藏寵兒。如果你手中有閒置多年的銀行卡,別隨便扔掉,沒準它價值數百元,一些稀有品種更是千元難求。

  中國銀行是我國最早的發卡行,其珠海分行于1985年發行的中銀卡,堪稱銀行卡中的“元老”。如今這批專門作為藏品發行的“珠女卡”,由於發行範圍小,發行量少,存世量不多,目前市場價已飆升至上萬元。其它一些銀行卡藏品的漲價趨勢也非常明顯,早期的銀行卡收藏價大多在千元以上。如工商銀行卡的收藏“龍頭”,即1989年開始發行的第1版儲蓄卡,精選各地風景名勝印在上面,如武漢黃鶴樓、桂林漓江等。這一時期的銀行卡,最大特點就是尚無銀聯標誌。據收藏專家介紹,這批卡幾年前大概幾十元就可買到一張,但如今每張市價多在三四百元,有的甚至要上千元一張,部分珍稀品種更是有錢也買不到。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借記卡,以及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發行的信用卡,都是價格動輒數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藏品。

  收藏專家表示,銀行卡走俏收藏市場其實不足為奇,作為金融業的一個特殊載體和實物佐證,銀行卡規格統一、圖文並茂、製作精美,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知識性,同時它體現了現代金融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符合藏品的基本特徵。有些銀行卡的發行量不大,近年更新換代頻繁,隨著銀行卡的升級,回收、銷毀、損耗等,那些存世量較少的卡種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因此很快就成了具有收藏價值的“新文物”。和書畫、瓷器、玉石這些專業收藏品不同的是,銀行卡的收藏成本極低,尤為適合普通人收藏。這些在中國問世不過20餘年的銀行卡,其市場前景正被廣大收藏者看好,並促使銀行卡收藏不斷升溫。

  收藏銀行卡背面簽名不是“雞肋”

  不過,銀行卡由於“過期”而進入收藏領域,其一路走高的身價遭到了許多人的質疑,作為一個新興的投資品,它的收藏價值又該如何衡量呢?據業內人士介紹,決定銀行卡市價的主要因素有發行時間、存世量、發行量、題材等。

  第一個要素就是“無銀聯標誌”。早期發行的不帶銀聯標誌的銀行卡,由於使用範圍小、發行量少、壽命短暫、版本更迭的速度很快等因素,導致存世量十分稀少,在收藏市場上非常被看好,其升值潛力也較大。

  第二個要素是“報廢”了的限量版卡。由於一般銀行要更換銀行卡版本,都會把以前的報廢卡收回,因此很多有紀念意義的銀行卡存世量都不多,所以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都相對較高。相反的是,普通儲蓄卡由於保有數量太大,收藏價值並不高。

  對於初入門的收藏者來説,銀行卡收藏也有捷徑可走,就是選擇某一個門類專心收藏。一是可以將某一銀行發行的所有銀行卡作為自己的收藏對象。相對中、農、工、建這大發卡較早的銀行,入門者的收藏難度巨大,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挖掘後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不如選擇中信、光大、民生、浦發、廣發、興業等這些發卡時間相對較晚、品種相對較少的銀行,説不定反而很容易成為這一專題的佼佼者。二是以卡類為專題,如借記卡、信用卡、專用卡或聯名借記卡、信用卡中的某一種卡為自己的收藏對象,目前在這一專題中以ICBC卡最為經典。

  提醒

  尋卡幾項小注意

  和其它投資品不同,銀行卡要在何處尋覓呢?目前銀行卡收藏最普遍的做法是同行間互相交換,比如通過網絡和各地藏家互通有無,或者到市場上去購買。

  不過也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要選擇銀行發行的實際使用的卡,因為實卡上具有卡碼、原始發行日期等信息,是收藏、研究的最原始資料;二是銀行卡背面的簽名其實是收藏必備的,因為簽名是銀行卡正常使用不可或缺的要求,因為沒有簽名的卡恰恰是品相上的缺陷;而且,如果簽名者是名人的話,那無疑更有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張曉敏

熱詞:

  • 卡奴
  • 報廢
  • 龍頭
  • 元老
  • 雞肋
  • 白領
  • 步步高
  • 發行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