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證期貨或並購新華期貨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4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廖豐)今年9月中期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以3.9億元高價吸收合併珠江期貨有限公司後,關於期貨公司之間並購潮的言論甚囂塵上。近日又有傳言稱中信證券已與新華期貨達成初步協議,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後者,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中證期貨將吸收合併新華期貨,新華期貨或被登出。昨天,中證期貨及新華期貨辦公室人員就此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並未接到正式通知。同時,有業內人士稱,目前説期貨公司興起並購潮為時尚早。

  記者在中期協官網上查詢得知,2010年新華、中證期貨的客戶保證金總量分別達12.08億元、28.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16.51萬元和4252.02萬元,合併之後規模可躋身全國期貨公司前列。若總部位於深圳的中證期貨及位於浙江的新華期貨得以合併,將實現業務方面的地區互補。

  不過,昨天,中證期貨深圳總部辦公室對外負責人周小姐並未對此傳聞予以答覆,稱一切信息以中證期貨及控股股東上市公司中信證券的正式公告為準。記者多次撥打中信證券董秘電話及投資者聯絡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新華期貨投資者聯絡電話接線人員稱已從網上知曉此事,但公司還未接到正式通知。一位中證期貨北京分公司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日前確實在公司內部聽聞此事,但還未有關於並購意向達成的確切消息;而傳言稱收購價為3億元未免誇大其詞,恐怕“中期期貨收購珠江期貨是強強聯合,才會有3.9億的價格”。

  有媒體此前報道稱,期貨公司普遍存在每年新設營業部數量有限的問題,並購有助於其迅速擴大發展,並且根據“一參一控”政策規定(證監會2008年3月發佈《關於證券公司控制關係的認定標準及相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一參一控”政策),證券公司同一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只能同時控股一家券商、參股另一家券商,吸收合併將是券商係期貨公司壯大的重要途徑,而近幾個月期貨公司近半虧損的狀態也促成了我國期貨公司並購的星火燎原。不過,昨天,記者諮詢的幾位業內分析師均認為,期貨公司間的並購是期貨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説並購潮已興起為時尚早。冠通期貨分析師周平稱,期貨市場目前發展程度、競爭情況及經濟宏觀環境等方面並未出現並購潮興起的信號。金鵬期貨分析師張曉磊認為,從去年至今的幾次並購案多數反映了期貨公司發展過程中的自然淘汰,在較短一段時間內影響競爭格局的恐怕是近期“開閘”的諮詢業務競爭。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