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商務部: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貿易失衡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3日 11: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美國會參議院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12日發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程回顧與展望》報告,以事實和數據反駁了美方關於操縱匯率、人民幣幣值大幅低估等錯誤言論。

  數據

  美國出口限制政策才是問題關鍵

  人民幣6年升值30.2%

  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值30.2%。在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間,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1.2%和5.0%,在國際清算銀行監測的58種貨幣中,分別排第15位和第12位。

  “像上次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樣,人民幣繼續扮演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錨角色。按照現在的漸進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結構調整措施逐步見效,中國將漸進、穩妥地實現匯率均衡。”報告稱。

  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在2007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的10.1%後明顯回落,2010年為5.2%,2011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至2.8%,人民幣匯率正逐漸趨於均衡合理水平。

  分析

  升值解決不了貿易失衡

  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中美貿易失衡問題。對人民幣匯率的無端指責和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不僅解決不了美國儲蓄不足、貿易赤字和高失業率等問題,而且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對外貿易就持續逆差,美元指數從1971年1月至2011年9月累計貶值36.1%,但美國的貿易逆差狀況未見改善。美國本輪對外失衡問題是以往失衡的延續,美國實際面臨不是從中國進口,就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問題。如果不作宏觀政策和結構調整,而僅由匯率調節國際收支是行不通的。”報告稱。

  探因

  美出口政策才是問題關鍵

  報告認為,中美貿易失衡很大程度反映了貿易順差的轉移效應。近年來,中國主要承接了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産業轉移的最終加工組裝環節,在整個産業鏈中取得的收益為少量加工費用。美國從中美自由貿易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報告援引摩根斯坦利調查結果稱,通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美國消費者每年可節省1000億美元,美國企業每年可獲利6000億美元,佔標準普爾指數涵蓋公司利潤總額的10%以上。

  報告指出,美國出口限制政策恰恰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作為全球技術領先國家,在高科技産品方面較中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力,但美國始終奉行冷戰思維,以所謂的安全為由,對中國高科技出口貿易採取各種限制措施。擴大對中國出口,而非限制從中國進口,是美國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的最好辦法。

  【媒體調侃】

  美參院越來越“業餘”

  不過到目前為止,多數分析都不認為參議院的目標會達成,倒是其表現出來的業餘成分值得盤點:

  不務正業

  分內事不管,搶WTO工作

  美國參議院希望通過立法,並聯合他國,懲罰所謂的貿易保護國家,這實際上並“不符合國際條約和義務”,而無法得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支持。《經濟學人》評論稱,美國企業對在中國的市場有諸多的不滿:譬如知識産權缺少保護,無法贏得政府的大合同,企業控制權的諸多法規限制等。但是這些問題都應該交由WTO來處理,而不是美國國會。

  缺乏認知

  中國實行固定匯率制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指出,中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不可能操縱匯率。“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仍然存在的時候,全球很多國家都是固定匯率制。2005年,中國開始允許人民幣升值,所以不應該再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如果有人非要説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中國國際收支盈餘較大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蒙代爾説。

  暴露野蠻

  抹黑自由貿易,自我否定

  美國在全球範圍一向宣揚本國的自由貿易立場,如今欲通過立法,對中國等國的進口産品實行大面積的單方面關稅制裁,實質也是在變相地發起本國貿易保護主義,從而賞自己一巴掌。這也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又一體現,憑藉其經濟實力,在國際市場上説一套做一套,為所欲為。

  天真幼稚

  轉嫁國內矛盾路人皆知

  壓人民幣升值不可能糾正經濟失衡,卻偏偏要糾纏於人民幣匯率,是因為美國政客們不會説自己無能,而是要轉移矛盾説中國搶了飯碗,而當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這使得遏制中國重新成為美國的利益取向。

  不顧後果

  給世界經濟添堵又添亂

  這項“添亂又添堵”的議案,既嚴重干擾中美經貿關係,也給正在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增加障礙。不少專家和官員都警告説,如果美國執意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制裁中國,可能引發貿易戰,並誘發類似上世紀30年代的全球經濟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