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能源既是“王牌”也是“軟肋” 俄政府尋求經濟轉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機械。

  在俄羅斯有個非常特別的經濟現象,那就是能源、軍火、礦産等重工業極其發達,但是服裝、家電、通訊、汽車等輕工業卻極其孱弱。

  普京此次的訪華之旅帶來了由160名工商界領袖組成的豪華代表團,眾多媒體此前都預測説,中俄能源合作將成為普京這次訪華的重頭戲。

  增長得益於能源漲價

  在俄羅斯有個非常特別的經濟現象,那就是能源、軍火、礦産等重工業極其發達,但是服裝、家電、通訊、汽車等輕工業卻極其孱弱。本報記者在莫斯科商店裏看到,很多衣服都産自中國。而在莫斯科繁華的道路上,很難找到當地牌子的汽車,中國的奇瑞、比亞迪倒是很多地方都能見到。

  俄羅斯迄今仍未加入世貿組織,再加上俄羅斯獨特的經濟結構,俄羅斯的輕工業産品大部分都靠進口,而且價格居高不下。對於通貨膨脹,普京在訪華前提出的目標是:將年通貨膨脹率降至7%以下。

  事實上,從普京第一次擔任俄羅斯總統到現在,能源一直是俄羅斯最為重要的經濟命脈,目前俄羅斯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石油和天然氣提供了俄羅斯60%的預算收入,石油價格上漲不僅意味著俄能從中賺取更多的資金,而且意味著盧布匯率的堅挺。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俄羅斯經濟的好壞目前是油價説了算。

  例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油價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甚至跌到每桶10美元。這導致俄羅斯無法從能源出口(這是俄最主要的財政收入和外匯來源)中獲得資金,從而沒有能力實施有影響力的財政政策。

  2009年由於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狂跌,俄經濟在第二、第三季度分別下滑7.7%和10.8%,而去年第四季度這些産品價格回升之後,俄經濟立馬實現了3.8%的正增長,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能源與俄羅斯經濟的關係。

  自然資源出口

  佔總出口的85%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市場發展模型實驗室主任薩芬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對俄羅斯能源産業的影響主要是:利潤下降、投資減少。金融危機後,歐洲國家對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産品進口量減少,導致該公司利潤下降。

  不過,薩芬也認為,這些也為重新思考俄羅斯將來的經濟政策提供了機遇,近幾年來,俄羅斯政府都很注意出臺一系列政策來試圖擺脫對能源的過度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