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兩年前,學者羊慧明曾撰文稱“警惕金融危機從溫州引發”,文中警告説:超高的地價、房價將打擊溫州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而房地産和資源領域的暴利又驅使溫州商人無心實業而把主要財力甚至用貸款炒房炒煤炒礦,炒高房地産及上遊資源價格,更使製造業、服務業受害,溫州人口和資本外流,企業外遷,出現産業空心化。當溫州房市走跌,可能引發區域金融危機。這些話,今天看來不幸而言中。近日,羊慧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溫州目前的高利貸危機與過度緊縮和金融信貸的“緊小肥大”有關。
羊慧明説,當前貨幣政策的確存在過度緊縮的問題,這源於對通脹病根“把脈”的偏差,即認為僅僅依靠貨幣緊縮政策就能抑制通脹。實際上,中國內地的通脹不完全是貨幣超發導致的,過度的緊縮政策不但無助於抑制通脹,還可能誤傷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因為過度緊縮已出現資金荒,可能“緊”死大批中小企業,造成供應短缺,增加製造環節和流通環節的財務成本,而進一步推高物價,同時逼出全民高利貸氾濫,發展下去將衝擊內地的銀行體系,引發金融危機。
有人認為應放開民間信貸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但羊慧明認為這是萬萬不可的。他説,一旦民間信貸放開,銀行的錢迅速流出,都去放高利貸,對經濟的禍害更大。而大量流出的民間的錢有沒有法律保障,還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中未受大的衝擊,主要在於當時內地金融體系沒出問題,銀行是安全的。要是在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放開民間信貸,搞亂了金融體系,搞垮了銀行這個主渠道,中國將難逃金融危機。因此,對民間信貸必須規範、嚴管,預警和打擊高利貸,維護金融主渠道的安全。
羊慧明認為,目前內地許多領域的物價非正常上漲,並非單純是貨幣原因造成,也有價格管理缺陷的問題,在一些領域價格管理失控乃至扭曲。以菜價為例,一邊是農民賣菜難,另一邊流通環節卻把菜價炒得很高。人為炒作哄抬綠豆、大蒜、生薑、中藥材的價格,也是物價管理缺失造成的。“相關管理機關對弱小經濟部門的價格管制嚴厲,而對強勢利益集團特別是壟斷部門的産品價格基本沒有約束,特別是對炒樓、炒商鋪、炒煤、炒中藥、炒礦等過度投機哄抬物價的擾亂市場行為打擊不力,既沒管住菜籃子價格,更管不住投機群體的肆意抬價行為。”他説。
羊慧明表示,中國要糾正價格體系的扭曲,關鍵要深化改革,在於能否在制度上抑制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對價格的操縱,這已經關係到改革的成敗。如果“緊小肥大”,中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將進一步失衡。如果不能抑制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特別是壟斷集團,他們不但會通過串謀漲價或利用期貨市場把上遊生産資料價格炒高,還會把民生必需品炒高,形成強勢利益集團對弱勢群體的整體掠奪。中國要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要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糾正物價調控體系中的扭曲現象,變“緊小肥大”為“護小控大”。(記者譚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