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歐盟伽利略計劃揭幕 四巨頭瓜分導航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0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世紀》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本刊記者 于達維 | 文

  經歷長期推遲,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下稱伽利略計劃)首批兩顆衛星預計于10月20日從位於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根據目前安排,今年年內將完成首批四顆在軌驗證衛星的發射,然後最快在2014年前發射另外14顆具完整功能的衛星,從而組網形成導航服務能力。這比伽利略計劃原定2008年投入商業運行至少延遲六年。到2019年,將完成全部30顆衛星的發射,實現全球覆蓋。

  兩顆衛星以歐盟舉辦的伽利略兒童繪畫大賽獲獎者——11歲比利時兒童Thijs和9歲保加利亞兒童Natalia的名字命名。

  伽利略計劃是歐盟為對抗美國GPS系統而自行建立的全球導航系統。1999年提出、2002年獲批。原定投資48億美元,向距離地球2.4萬公里的太空發射30顆導航衛星。

  與首先針對軍用、在戰爭期間美國有權關閉的GPS系統相比,伽利略系統設計之初首先針對民用。其地面定位服務的設計誤差不超過1米,該系統的一些設計也優於GPS。

  根據歐盟設想,它在為歐洲建設獨立防務創造條件的同時,也可望帶來經濟效益。預計到2020年,歐盟衛星導航市場將從2010年的1700億美元增加到3200億美元。

  不過,從誕生之初,伽利略計劃就由於歐盟國家之間在資金投入上的扯皮而一再延遲。迄今為止,僅有兩顆試驗衛星在2005年和2008年發射升空,整個伽利略計劃的投資也飆升至72億美元。

  實際上,即將發射的兩顆衛星,與此前發射的兩顆試驗衛星類似,也是屬於在軌驗證衛星,但它們已非常接近具有完全功能的導航衛星,有開發服務、公共管理服務等功能。

  2003年9月,出於“出一點錢,得到一些技術”的考慮,中國參與伽利略計劃。其他參與其中的非歐盟國家還有印度、以色列、摩洛哥、沙特、烏克蘭、韓國。中國原擬投資3億美元。2004年12月,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四家股東出資組建的中國伽利略衛星導航有限公司成立。

  但隨著支持者增多,歐盟對非歐盟國家的態度日趨冷淡,要求苛刻,在尖端技術上更有所保留。目前,中國雖未完全放棄與伽利略計劃的合作,但重心已轉移到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最遲將在2015年完全投入使用。未來世界導航市場將會是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盟伽利略和中國北斗四足鼎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