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資料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8日宣佈,從9日零時起下調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汽柴油均下調300元/噸,大約每升分別降0.22元、0.26元,對此和訊網連線到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進行點評,他表示,下調成品油價格對CPI的影響不大。
關於油價下調對通脹的影響,李慧勇表示,油價下調對於通脹的直接影響是很小的,如果成品油價格下調10%,反映到CPI數據中只會相應的下降0.1%,因此下調成品油價格對於CPI的影響並不大。但這對於控制通脹確實是個有利的因素,在能緩解輸入性通脹對國內壓力的同時,也能間接的緩解農産品的成本壓力。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全球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價格再繼續下跌,那麼全球就又會再次進入去庫存化的階段,對此李慧勇表示,實際需求與預期的需求之間永遠會存在偏差,因此庫存隨着實際需求的變動隨時調整是非常正常的。目前的情況與2008年是不一樣的,2008年是處於超長周期的尾端,人們當時還都沉浸在“黃金10年”等樂觀的預期中,因此在危機之前的庫存量較多。而現如今的預期並不像此前的那麼樂觀,庫存量也不像2008年那樣大,雖然同樣面臨着去庫存的壓力,但對此不必過多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