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文化味趨濃彰顯中國人長假生活需求提升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3日 16: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南京10月3日電(記者蔡玉高 王玨玢)“1日,辛亥革命與南京臨時政府展覽;2日,南京圖書館看書;3日,新街口影城觀影……”這個“十一”長假,28歲的南京市民徐剛給自己排出了一個日程表。

  扎堆景點、商場消費……這些已不再是中國人長假生活的全部。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中國人對長假生活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豐富。

  1日上午,南京圖書館邀請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吳俊做“中國現代文學流變”的主題講座。據負責放票的工作人員介紹,講座9點半開始,但8點多就有不少市民在排隊等著領票進場,開始發票不到15分鐘,364張票就全部發完,增加的100多張加座票也發了近一半。趕來聽講座的小王有點遺憾地説:“我今天9點來領票,就只能坐加座了。”

  在南京,“十一”期間,當地市民和外地遊客能享受的免費大餐還有很多。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題為“奠定共和開創紀元──辛亥革命在南京圖片展”于9月28日在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開展。江蘇省美術館也在國慶長假期間對外開放,免費接待觀眾。

  江蘇省美術館信息傳播部主管高木介紹説:“從前兩天來看,這個長假前來參觀的觀眾明顯增多,這表明公眾的文化修養越來越高,相應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與南京一樣,這個長假,中國各地都為民眾準備了諸多免費的文化大餐。山東省濟南市各博物館、紀念館結合“每館一展”等公益活動的開展,推出《博物館裏的寶——青花瓷韻展》《辛棄疾生平事跡展》等不同主題的展覽;河北省博物館、圖書館推出《歷史的啟示——從上海、嘉興到西柏坡》《博物館陳列藝術》等免費講座……

  南京博物院原院長徐湖平表示,文博場館的數量和觀眾人數,是評價一個國家國民素質的重要標準。可喜的是,與前些年長假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公眾利用長假之機走進文博場館,這是國民素質提升的表現。

  嗅覺靈敏的中國商家也早已意識到民眾需求的變化,在“十一”長假期間推出各式文化消費項目。為引導文化消費,2011鄭州綠博園休閒書博會1日在鄭州綠博園區內開幕。書博會以“賞遊綠博美景,品讀文化魅力”為主題,將圖書之雅與園林之美有機結合,使人們能夠在放鬆心情、遊園賞景的同時看書、選書、購書。

  “改變正在發生。”徐湖平表示,伴隨著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文化正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國人的長假生活,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