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角色轉換 創業者何妨變身職業經理人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很多創業者的心裏其實都一直做好了創業失敗的準備,面對僅有百分之幾的創業成功率,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也開始打開創業思路,“創業不一定要做一輩子,有人來收購你的公司,不一定是壞事,雖然你可能不再是大老闆。”有創業者如是説。

  要説現在全中國一共有多少創業者,估計很難統計,有人説一定超過一個億,不管怎樣,就上海地區10年創業人數增長10倍這個勢頭來看,創業大軍的數量越來越多。

  只是,很多創業型的小公司出現得快,但死得也很早。不少年輕的創業者由於只有激情沒有經驗,往往撐不過幾年就放棄。於是,記者留意到,在近幾年,一些年輕人創業後,把自己的好項目賣了出去,不僅僅獲得了不錯的收益,而且把自己一手打造的項目成功轉手,讓其在全新的資金和管理環境裏,獲得“重生”。

  另有一些創業者,雖然沒有經歷創業失敗的痛苦,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也同樣會面臨企業從爆炸性增長到穩定持續性增長的轉變。此時,“並購”事件開始出現,而企業的領導者也會面臨著轉型——從叱吒風雲的開拓者向專業的領導者轉變。

  於是,在創業大潮中,有不少創業者漸漸變成了職業經理人。但是,職業經理人在成熟的時機創業,大多能做得順風順水。如此的案例在中國企業界舉不勝舉。而從一個創業者再轉做職業經理人,卻有不小的難度。記者在採訪了一些曾經創業過的經理人後,這些人的觀點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創業者和經理人之間有很多相似的成分,但二者的角色絕對不同,這其中必然存在一個“角色轉換”的問題。

  “水土不服”是常態

  創業者轉作職業經理人的例子很多,這其中“水土不服”已是常態。一位創始人出身的企業家也曾經分析:創始人的氣質和內心願望很難使自身轉變成為職業經理人,但職業經理可以成為創始人。

  拿國美來説,早在國美內部“黃陳之爭”始初,有觀察者就指出,陳曉不是在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和心態經營國美,而是創業者的心態。

  據了解,陳曉創業十余載,創始人的性格和行事模式,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特質。被國美並購之後,陳曉要從企業創始人轉身成為企業的管理執行者,這對他來説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挑戰,陳曉在這兩個身份之間的拿捏出現了混亂。

  出現同樣“症狀”的還有酷6傳媒的創始人、CEO李善友。據悉,在李善友離職之時,酷6已被盛大收購,他也從以前的老闆轉變成了職業經理人。

  然而,轉變為職業經理人後的李善友並沒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轉換問題,他依舊跟從前一樣,高調行事,對公司的一切都把握在手中。他甚至不計成本地跟古永鏘、張朝陽等比著“燒錢”買版權,然而他畢竟已是個職業經理人。由於無法把握好從創業者到職業經理人的心態變化,李善友最終也只能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酷6視頻網站。

  “角色轉換”的風險

  有媒體撰文評論稱,“為了共同的利益,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可以互換,這是商業的奇妙之處,但兩個角色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如何填埋這一鴻溝,對於企業創始人而言,充滿艱辛。”

  就在近期,雀巢宣佈與徐福記的創始家族簽署了合作協議,雀巢計劃以約為14億瑞士法郎的總價格收購徐福記60%的股份,而徐氏家族將持有剩餘的40%。之後,徐福記現任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徐承先生將繼續引領新的合資公司。

  雖然徐承已是經驗老道的創業者,但雀巢收購其公司後,他依然要面臨“角色轉換”的問題。羅盛諮詢公司執行總監鄭宇彤透過媒體指出,創始人向職業經理人轉變,首先將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向上管理,二是平行管理。他認為,正確的心態需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當時的承諾,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在角色轉變問題上,有評論稱,主人和代理人身份不同,對風險的承受度也將有不同的表現,角色轉變會導致行為的改變。

  面對新的挑戰,創始人可能出現兩種心態,一是無法適應,最終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排擠,不得不離開企業。另一種則是發現自己過去的闖勁已經不適應新公司,便開始放鬆自己,從一個開車人主動降為坐車人,本身的創業家精神逐漸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