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調結構做實業雙管齊下 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9月27日,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在內的25家銀行發出聯合倡議,表示以發展溫州經濟為己任,與企業同舟共濟,攜手幫扶企業克服困難、共度時艱。

  從4月份開始,浙江就有中小企業老闆因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債務而選擇跑路。一時間,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被推上臺前,而中小企業各種問題的根源也被歸結為“融資難”。

  日前,由浙江中安擔保集團、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建行浙江省分行、全球網四方聯手打造的全國首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標誌著政府、銀行、網絡平臺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全國性難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法。

  破解融資困難固然重要,但監督中小企業踏實做好實業同樣不可缺少。有調查顯示,中小企業只要是一直踏踏實實做實業的,資金其實就沒那麼緊,出現問題的企業不少是大量投入房地産、買礦以及民間融資活動。

  不少人士對愈演愈烈的高利貸現象表示擔憂,認為將這種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損害會非常大。

  金融危機以來,隨著傳統出口品市場萎縮和我國勞動力成本提升、人民幣匯率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企業普遍面臨較為嚴峻的增長瓶頸。2011年,中央實行更加嚴格的數量型金融調控、銀行貸款利率大幅上升也成為加劇當前企業結構性調整壓力的短期因素。

  今年以來成本的不斷上升成為考驗中小企業發展最主要的難題。

  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成為中小企業面臨的首要難題。勞動力成本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上漲,2011年春節至今平均薪資水平已至少上調30%左右。同時,伴隨著中西部地區同質性産業的快速發展,溫州地區企業招工困難現象也較嚴重,全市企業勞工缺口逐步加大。

  而銀行信貸的緊縮導致本就難以從銀行獲取融資的中小企業更是不得“另謀出路”,民間信貸由此迅速發展。據全國工商聯調查顯示,規模以下的小企業90%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係,微小企業95%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係。企業經營所需資金大都以自有資金為主,以解決短期資金週轉問題的民間融資為輔。

  整體上看,溫州的産業多為包含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外向型程度較高,但海外市場的萎縮導致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經營艱難。融資難也督促中小企業在踏實做好實業的同時,注重産品結構的調整。沿海外向型經濟的産業應該伴隨著“擴內需”的潮流,發掘國內市場,減少外部環境變化對企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