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技術引領我國南方葡萄産業快速發展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8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南京9月27日電(記者董峻)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之時。在過去,南方地區由於降雨頻繁導致葡萄病害嚴重,總體上並不適宜葡萄生長。但記者日前在江蘇蘇州、無錫、常州等地農村採訪時卻看到,一片片頗具規模的葡萄園裏,前來購買葡萄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人們三五成群,或提籃採摘,或架下品茗,好不愜意。

  “上海人專門開車來我們鎮摘葡萄,一斤20元,搶手得很。”蘇州市巴城鎮葡萄研究所所長徐雪元説,“全鎮的葡萄基地已接近上萬畝,巴城葡萄現在基本上不用考慮外銷,周邊市場就供不應求。”

  我國傳統的葡萄種植大省是新疆、河北、河南、山東等北方省份。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市場消費能力強,種植葡萄成為近幾年當地許多農村重點發展的高效農業産業。

  “南方熱量充足但陰雨天多、光照不足,葡萄容易徒長,糖分積累差,傳統的栽培方式導致葡萄品質和産量均不如北方。”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陶建敏説,“尤其是雨水能傳播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等病菌,是葡萄生産中最要命的危害。”

  近幾年,江浙一帶的許多果園建起了陶建敏等科技人員推廣的避雨大棚,每畝投資兩三萬元,但效果非常明顯,大大減少了病害,每畝葡萄的年産值一般都在萬元以上,最高達五六萬元。成本一兩年就能收回了。

  陶建敏被稱為“南方葡萄第一人”,他從日本引進的“夏黑”品種現在已經成了國內發展最快、面積推廣最大的新品種之一。陶建敏喜歡自己開著車到處跑,腰間總是別著一把修枝剪,江浙一帶的許多果農都很熟悉他。

  建避雨大棚看起來是個簡單的事,但在南方地區葡萄栽培方面卻稱得上是一次技術革命。原來沒有葡萄栽培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也利用避雨栽培技術獲得成功,廣西、海南、雲南的西雙版納等地避雨栽培葡萄成為當地的高效農業産業。

  同時,隨著“H形整形技術”、“葡萄二次結果技術”等實用性很強的技術在生産上的推廣應用,葡萄産業在江蘇、浙江、廣西、四川等地發展勢頭迅猛,葡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

  “新技術仍有需要改進之處。”陶建敏説,“目前葡萄設施栽培技術主要是模倣,參照蔬菜大棚栽培的大棚為主,只是適當增加棚的高度和跨度,不抗風。薄膜影響了光照的透過,舊膜甚至不到50%,換新膜又增加了生産成本。此外,這種大棚夏天避雨覆膜還會引起高溫傷害、日灼等問題。”

  為此,農業部今年4月啟動了“鮮食葡萄新品種及設施化生産技術引進與創新應用”項目。據農業部科教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項目計劃從日本等國引進新設施技術,包括避雨栽培的棚架結構設計技術、整形修剪、病蟲害生物防治等先進生産技術,結合國內現有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通過5年的引進、消化、示範,建立全國不同地區鮮食設施葡萄栽培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