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海地鐵再追尾 上海電氣被指有責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8日 0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家都趕去現場了,整幢樓都空了。”9月27日下午五點鐘,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申通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

  就在2個小時之前,上海地鐵10號線發生列車追尾事故,造成車上人員不同程度受傷。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今年下半年該條地鐵線的第二次事故。兩個月前的7月28日,上海地鐵10號線列車曾經因“實施CBTC信號升級的調試中發生信息阻塞故障”而開錯方向。

  事故頻發背後,究竟誰是上海地鐵10號線的主人,哪些上市公司與其有直接關聯,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申通地鐵“無辜”

  “10號線跟我們上市公司沒有直接關係,是大股東下面的子公司。”申通地鐵(600834.SH)董事會秘書孫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地鐵一號線的車輛是上市公司的,平時的運營和維護都是上市公司在做,只有洞體和車站是大股東的,別的線路也都是大股東的其他子公司在做,跟我們沒有關係。”孫安進一步解釋稱。

  據另一位接近申通集團的資本市場人士介紹,上海地鐵此前曾由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和上海現代軌道交通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和維護。

  上述兩大運營實體在2009年初被分解為相互平行的六家法人,分別為上海地鐵第一、二、三、四運營公司以及運營管理中心和維護保障中心,而六家法人均直屬於申通集團管理。

  其中,負責10號線日常經營的正是上海地鐵第一運營公司,除10號線外,該公司還負責1號線、5號線以及9號線的運營。

  由於10號線與723溫州動車事故同為列車追尾事故,因此9月27日下午,各方均猜測本次地鐵追尾事故,同樣是由信號系統出現故障所導致。

  更令外界關注的是,為上海地鐵10號線提供信號系統的公司,正是723事故甬溫線信號系統供貨商之一的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上海電氣“有責”

  儘管10號線追尾事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但在信號系統供貨商被爆出同為卡斯柯公司後,該條線路的機車製造企業目前也已浮出水面。

  令人意外的是,作為上海國資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出現在了10號線的機車製造名單之中。此外,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國南車(601766.SH)旗下孫公司南京南車浦鎮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車浦鎮)也被牽涉其中。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地鐵10號線所用車型為AC-13型,該種可實現無人駕駛的車型,由南京南車浦鎮城軌車輛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阿爾斯通)聯手製造。其中單數由南京方面製造,而雙數則由上海製造。“上海電氣集團沒有直接做軌道交通設備,應該是上市公司下面的一家叫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軌道交通公司)的公司。”前述接近申通集團的資本圈人士表示。

  記者獲得的一份軌道交通公司的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3年2月,註冊資本6億元人民幣,其中上海電氣持股83.33%,其餘股份由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

  上海電氣的招股書顯示,軌道交通公司作為公司軌道交通業務板塊的經營主體,主要從事“軌道車輛及關鍵部件”、“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軌道交通機電設備集成工程”、“軌道交通站臺屏蔽門系統”的開發和研製。

  作為10號線的車輛供貨商,上海阿爾斯通的控股股東正是軌道交通公司。

  記者獲悉,上海阿爾斯通成立於1999年1月,註冊資本1500萬美元,上海電氣通過軌道交通公司持有其60%股權,而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交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則分別持有另外的34%和6%的股權。另據上海電氣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海阿爾斯通已承接上海市軌道交通592 輛軌道交通車輛。坊間傳言,上海地鐵截至去年中期已有車輛共2500輛,如果傳言屬實,則僅上海阿爾斯通所供應的車輛就佔到上海地鐵列車總數的20%以上。

  2010年初,曾有接近上海地鐵運營方人士透露,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由阿爾斯通製造的無人駕駛功能電客列車已有28列,但本次出事車輛是否為無人駕駛列車尚有待進一步調查。

  上海阿爾斯通在其官方網站上介紹稱,公司與南車浦鎮合作,“向上海和南京的地鐵系統共提供超過1600輛地鐵車輛,為香港地鐵系統提供超過1000輛地鐵車輛”。這意味著上海阿爾斯通製造的車輛佔上海地鐵車輛總數的比例可能更高。

  有意思的是,上海電氣董秘伏蓉27日下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海地鐵10號線的大部分業務已經“轉讓給了中國北車。”

  “我只能説從網上的圖片看,這不是我們的車。”中國北車董秘辦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該工作人員並未就上述並購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