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歐元區目前已躍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愈演愈烈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經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中國企業的對歐出口,即使是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也不能獨善其身。
時至今日,上海一位基金經理依舊記得今年8月底參加的一次關於中海集運(601866)的電話會議,“當時我最關心的是歐洲線的盈虧平衡點,但是董秘給出的答覆是沒有答案,這讓我重新思考歐債危機對中國一些企業的實質性影響。”
這並非單一的現象,在過去的18個月,由於歐債危機的逐步惡化,很多有著海外業務的中國央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種影響至今還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悲摧的歐洲航線 在國泰君安證券宏觀研究員王虎看來,歐債與中國的直接關係原本並不大,現階段出現債務問題的歐洲國家是與中國出口關聯度不大的小國家,並不會影響中國的出口形勢。“但是如果歐洲危機繼續蔓延,考慮到歐洲會採取經濟緊縮的措施,而歐洲又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歐洲危機的蔓延將會實實在在影響到中國經濟的發展。”
不過,在一些微觀層面上,這種影響已經悄然存在。
全球集裝箱航運巨頭中海集運2011年半年報顯示其業務大幅虧損,其凈利潤為-6.3億元,較去年同期11.7億同比下滑了153%。值得注意的是,量價回落最快的正是歐洲/地中海航線(下稱歐地航線)。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中海集運的解釋是“受2010年對集裝箱航運市場偏樂觀情緒的帶動,新增運力在本報告期內出現了集中交付,全球新增運力達78萬TEU,約佔全球運力的5.2%,其中大部分為超大型集裝箱船。該等船舶的交付使長航線如歐洲及跨太平洋航線受到較大衝擊,運價上漲乏力。加之歐美經濟體需求不振,使整個行業出現下滑。與2010年形勢相反,在這種低運價、弱需求、高油價等多重負面因素疊加的影響,使本公司業績出現了下滑。”
根據其中報顯示,歐地航線和太平洋航線也下降了11.0%和9.9%;單箱收入下降最快的是歐地航線,同比下降26%,歐地航線成為中海集運上半年收入回落最快的航線,同比回落34.2%。
長江證券研究員吳雲英認為,針對上述情況,中海集運可能加大了對內貿航線運力投放,從而彌補歐美航線的經營虧損。
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2011年上半年平均值為1025,同比下降7.8%;其中歐洲和地中海航線受大船投放影響大幅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分別為26.5%和28.5%,美西和美東航線相對較好。
“受高油價、歐債危機、日本地震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經濟復蘇進程面臨波折,導致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需求低於預期;而受樂觀預期影響大量閒置運力投入市場,再加上大批新船集中交付使得市場新增運力投入較多,集運運價持續下滑並一再低於預期。”上述基金經理坦言,對於歐地航線未來兩年都不抱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