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明天誰來種田?”——對一個西部村民小組的“微調查”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3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記者楊維成、劉健、李松)剛剛從莊稼地裏忙活趕回來的綦江縣趕水鎮鐵石埡村農民趙福會,用袖子擦了擦嘴角邊的泥土,挨著記者坐下,快人快語,嘮個不停:“現在村裏下地幹活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我丈夫和兒子覺得農活不掙錢,也在鎮上打工,只有85歲的老公公還捨不得自己握了一輩子的鋤頭和衷情了一生的土地,常常還要下地種田。”

  在西部農村,55歲以上的農民已成為農業生産主力軍,老人農業、婦女農業現象成為困擾農業發展的現實難題。

  趕水鎮鐵石埡村二組有農民117戶284人,土地248畝,全組有近百人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種地的主要是70多名老人和婦女。這個村民小組是農村勞動力“斷代之憂”的典型村社。

  “莊稼地裏掙不了錢,村裏40歲以下的人幾乎都不種地,他們要麼外出打工,要麼上學,真正務農的人數用手指頭都數得清。”二組組長周鬥全掰著指頭算賬。

  “種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從犁田、播種、鋤草、施肥、收割,莊戶人是‘晴天一身汗、雨天兩腳泥’,辛苦一年一畝才掙幾百塊錢。”周鬥全感慨地説,青壯年勞力不會種地、不肯種地是務農效益不經濟的必然結果。

  二組村民陳靜今年30歲,在鎮上煤礦當司機,平均每月能掙2000多元,妻子也在鎮上打工。他説:“我家裏的土地,都是父母幫著種,每年能收1萬多斤穀子,乍聽起來還挺多,其實純收入也就2000多元,還沒有我和媳婦一個月的薪水多。”

  趕水鎮黨委書記王周祥説,在農村,50—60歲的農民成了農業生産主力軍,“80後”農民絕大多數已不會種地。

  村裏“80後”農民因不懂農業生産常識而鬧出的笑話並不少見。村民趙福會説:“現在很多年輕人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節才回來耍十多天,他們怎麼可能曉得稻穀是怎麼生産出來的。我跟他們説秧苗要經過‘懷胎’、抽穗、揚花這些生長過程才能成熟收割,他們都覺得很驚奇,沒想到秧苗居然也要‘懷胎’!”

  由於不適應高強度體力勞動,老人、婦女農業突出表現就是,傳統精耕細作的生産方式逐漸被“懶漢農業”所取代,農業生産新技術、新設備也出現“推廣難”。鐵石埡村村委會主任周庭忠説,全村有上千畝水田,過去水稻産量平均畝産都在千斤以上,現在已經降到700斤左右。在二組110多戶農民中,有30%左右口糧不足,需要買糧吃。村民江宗志一家5口人,全靠買糧,全家每年糧食購買量超過1500斤。

  在二組一些村民看來,“老人農業”這一難題也並非無解,需要引導和政策扶持。組長周鬥全幹了20多年農活,他説,緩解“老人農業”有兩條途徑,一是土地流轉,鼓勵規模經營。現在二組就有10多個種糧大戶,平均流轉的土地面積在10畝以上;二是推廣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産效率。

  周鬥全説,現在二組不少農戶都開始使用微耕機、旋耕機等小型農業機械,以前2個勞力一天的土地翻耕量,現在一台機器兩個小時就能完成,60歲以上的農民也可輕易使用。

  今年52歲的趙福會家裏有3畝多地,由自己和公公兩人料理。趙福會説:“從前年起,家裏買了微耕機,農活輕鬆了不少,莊稼也能照顧過來了,不用怕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