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入國際反避稅組織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2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記者昨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中國已正式加入國際聯合反避稅信息中心(JITSIC),並已向該組織倫敦辦公室派駐代表,全面參與各項工作。國稅總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已于2010年12月20日正式加入該組織,自金融危機以來,有相當部分跨國公司在利用國內法律漏洞避稅,加入該組織意在共享國際信息,防止稅收流失。

  國稅總局方面表示,我國利用國際反避稅信息中心平臺,可以與多國共同研究分析各類避稅模式和動向,交換涉稅信息,提高跨境交易透明度,追蹤調查納稅人的逃避稅行為,共同識別和打擊惡意稅收籌劃。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進入該組織目的之一就在打擊跨國公司避稅。

  “避稅是跨國企業的本能反應,”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張中秀指出,由於我國與很多國家簽訂了《互不重復徵稅協議》,有些跨國企業會利用國與國之間稅收信息不暢通,製作假徵稅證明,我國收到假證明,就會實行稅收免徵。“加入國際反避稅信息中心,無疑可以堵住此類漏洞。”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外資企業本來就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佔優,稅負的不平等,容易令內資企業處於更不利的地位。

  據悉,國際反避稅信息中心成立於2004年,目前共有7個成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英國、美國、韓國和中國,以及2個觀察員國法國和德國。

  ■ 專家分析

  稅負偏重導致避稅氾濫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虧損外資企業中約2/3是通過減收增支、轉移商品定價、虛報成本等假報虧損來避稅,造成我國損失稅款達300億。有專家指出,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等方面的稅收沒有計算在內,所以實際偷逃稅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不僅境外企業如此避稅,國內企業亦如此。

  此前有業內人士稱,中國在反避稅方面採取的是相對溫和的態度,而缺少“鐵腕”政策。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張中秀認為三個因素釀成了避稅氾濫的現狀:第一,與國內民眾所承擔的稅負水平過高密不可分,高稅負會倒逼企業集體避稅;第二,稅收灰色地帶太多,國內當前對“避稅”缺乏懲罰措施,且避稅行為處於合法和違法之間,企業自然認定,不違法即可做;第三,行業稅收水平差異過大,太多行業有稅收優惠政策,這種稅收高低不一,必然會産生避稅機會。“這三種因素疊加,中國成為企業避稅的天堂!”但他也指出,中國企業在境外經營也應該有避稅意識。

  ■ 他山之石

  美國重罰企業避稅

  從國際上看,跨國公司的避稅問題並非中國獨有,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總體來講,經濟開放程度越高的國家越重視反避稅工作。美國是最早實行反避稅的國家。美國規定,企業避稅(所得稅)凈額達500萬美元以上的,除如數追繳外,還將處以20%-40%的罰款。不僅如此,在11萬聯邦稅務人員中,數百人專門從事反避稅工作。

  同時,美國還擁有一支精幹的稅務警察隊伍,把避稅當成偷稅一樣來嚴厲打擊。韓國也將加強管理國外資本避稅行為,推進稅法改革。為了防止國外資本在國內獲得鉅額利潤的同時,利用租稅協議(避免雙重徵稅協議)避稅,韓國政府決定積極推進租稅協議的修改工作。(記者 馮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