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應對地溝油 重標準又不迷信它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12: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衛生部組織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藥監局等有關方面共同研究制定“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並組建包括權威專家和相關機構在內的檢驗方法論證專家組。據了解,“地溝油”檢驗有很高的技術難度,國內外尚未建立科學可行的檢驗方法。

  “國內外尚未建立科學可行的‘地溝油’檢測方法”一説,可謂真實不虛,誰曾料想從散發著腐臭、令人作嘔的地溝裏撈起來的“地溝油”還可以賣給餐館炒菜。正如“三聚氰胺事件”之後,網上有一段子,説國內有學者發明了從牛奶中快速檢測三聚氰胺的方法,向國外科學期刊投稿,評審回復曰:“要它何用?”

  “地溝油”的檢驗方法有“很高的技術難度”恐怕也不假,其一,現行食用油標準太低,連鼻子都能聞到酸臭味的“地溝油”居然能通過國標檢測,“合格”的“地溝油”還要怎麼檢?其二,不同來源、加工方式炮製的“地溝油”成分千差萬別,精加工的“地溝油”可能與正規的食用油不分伯仲,甚至李鬼比李逵還像,檢驗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從地溝裏鑽出來的東西,身上永遠都有一股“地溝味”,是不可能躲過高科技的火眼金睛的——數天前,從北京食品安全部門傳來消息,他們已初步建立了“地溝油”檢測的指標體系。

  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染色饅頭”、“地溝油”,幾乎沿襲同一路徑,標準缺席,方法缺失,等到火苗四躥,火警頻仍,有關部門才急急出擊,匆匆撲火。按專家估計,“地溝油”在社會存在至少有二十年的時間,每一位中國人都可能吃過“地溝油”,最近更是大案頻發,觸目驚心,這時才喚醒多個部門,聯袂攻關。莫説像歐美“證明某物質無害之後,才可以使用”的監管前移,即使事後救濟,這後也落得太遠。

  更令公眾憂懼的是,相關標準及檢驗方法的缺失,我們翹首以盼,有了標準和方法,就能“輕舟已過萬重山”?未必。“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劑”……都有檢驗方法,結果又如何?必須指出的是,“地溝油困局”並不是一個純技術難題。涉及社會道德、法律法規、行政監管以及“地溝油”出路等諸多領域,多因一果。標準及檢驗方法的拾遺補缺,只是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技術保障,更主要的還在於日常的監管層面。

  和其他食品安全一樣,“地溝油”監管涉及衛生、質監、工商、環保、市政、城管、公安等部門,多龍治水,水患難治,這從已經查處的“地溝油”案件得到證實,從掏撈、粗煉、倒賣、加工到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鮮見行政執法部門的影子。若此,徒有檢驗方法有何用?

  正因為“地溝油”的非正常使用,才出現公眾感知意義上的“地溝油”問題。因此,儘快給“地溝油”找個好“婆家”,讓它有一個更好的歸宿,將有助於阻斷“地溝油”流向餐桌。最近,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宣稱掌握相關技術,將“地溝油”變成航天燃油。作為“地溝油”儲量豐富的大國,倘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或者與他們合作,化廢為寶,保衛餐桌,實為一舉兩得。 練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