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24億元"玉衣"現出"原形" 權威專家為何也會"打眼"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一樁鉅額騙貸案件遭媒體曝光,其中兩件被業內專家估價24億元的“玉衣”現了“原形”,暴露出目前古玩鑒定環節的混亂現狀。

  在古玩界有個俗語叫“打眼”,意思是沒看準東西被人蒙了。為兩件“玉衣”鑒定的5位專家中,有原收藏家協會會長,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還有北京大學玉石鑒定中心主任,都是國內玉石鑒定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們為啥一齊“打眼”?

  據其中一位專家回憶,鑒定時,“就隔著玻璃看了看”,而後大家就在鑒定證書上分別簽了字。過程如此草率,也就難怪鑒定結果有誤了。

  但為什麼鑒定結果不是1億元、10億元,而是讓人咋舌的24億元?定價如此高又有何依據呢?據筆者了解,目前在國內鑒定界,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如果一位名家已經開出了評估報告,其他同行通常會聽之任之。而按照“慣例”,事後專家都會收取評估價1%到5%的鑒定費。也就是説,估價越高,鑒定費也就跟著“水漲船高”。有了如此“慣例”,兩件假玉衣被估價24億元也就不足為奇。

  近幾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火熱,制假售假現象在古玩交易中屢見不鮮,由於存在巨大的暴利空間,一些門類的古玩市場甚至已經形成了制假售假的上下游産業鏈。另外,由於目前國內拍賣公司對於拍品不承擔真假責任,一些不負責的拍賣公司明知是贗品也掛牌交易,助長了一些制假售假者的膽量。

  那麼,鑒定一件東西的真偽究竟有多難?一位長期關注藝術品市場的專家指出,隨著科技進步,儀器設備更新換代,鑒定本身其實並不難,難就難在由誰來監管。“一般的行政人員對於行業內部規則不了解,無法監管;如果由業內人士進行監管,那麼這種‘專家看專家’的監管究竟有多大成效,又讓人質疑”。

  目前,我國民間的文物鑒定既未形成成熟的行業自治,也缺乏法律層面的規範和監管。與文物鑒定有關的法律制度,如文物保護法、拍賣法、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管理規定等,對民間的文物鑒定少有涉及。這種規則缺失形成的漏洞,使得鑒定人員良莠不齊,鑒定環節亂象叢生,極大損害了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

  2010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已達到1694億元,首次超越英國位列全球第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相關部門亟須建立一套文物古玩的鑒定標準,能夠讓專家們少“打眼”,甚至不“打眼”,以利於藝術品市場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