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駱家輝:沒有理由不讓中國公司到美國投資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0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個在美國廉租房里長大的華裔男孩,祖父是有錢人家的雜役,父親是中餐館老闆。如今這個華裔男孩長大成人,帶著家小來到北京。

  而此時的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遊客或返鄉者。他的身份是美國駐華大使。

  “榮歸故里”的老男孩

  當記者在央視《對話》欄目的演播室見到駱家輝時,感到他看上去比照片上更具滄桑感。大部分頭髮顯然是染黑過的,只留下了兩鬢的斑白,每當微笑時,眼角就露出深深的魚尾紋。

  “作為華裔美國人,我很自豪能夠成為駐華大使,回到祖先的家園。我最希望的是我的父親還在世,他一定會感到很自豪。”憶起剛剛去世不到一年的父親,駱家輝流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遺憾。

  駱家輝曾經兩次回到家鄉廣東臺山祭祖。第一次是1997年,他剛剛當選華盛頓州州長,帶著父母和妻子回到故鄉,當時聞訊趕來的同鄉有好幾萬人,人們從村口的公路一直排到了水步鎮。第二次是2006年,據在場人回憶,駱家輝在祖屋裏進廳入房、爬上爬下,用數碼相機對祖屋裏裏外外拍個不停,並不時向在美國長大的夫人李蒙做手勢進行耐心講解。臨行前,駱家輝專門前往祖父工作過的店舖參觀,還掏錢購買了兩個國産單車鈴帶回去留念。

  “中國是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擁有這麼多人口,但還有很多農村人生活條件很差——這一點我1997年返鄉時已經有所了解,2006年的探訪更讓我感受深刻。所以很顯然我作為駐華大使的任務之一,就是到各地去推動發展更密切的美中關係。因為包括抗擊疾病、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等問題,都需要中美兩國共同努力協作才能解決,這對兩國人民都將帶來益處。”駱家輝感慨道。

  然而,除了對“祖先的家園”依稀尚存的眷戀以外,提起此次來到中國,駱家輝更多的是站在“一個100%的美國人”的立場上。

  “我要向中國人民展示美國的價值觀。”駱家輝直言不諱。

  提起家人對來中國的態度,駱家輝的表述讓人覺得,與其説回到父輩的家鄉,更像是來到一個毫不相干的地方:“我的孩子們本來不願意來中國,因為捨不得他們的同學和朋友。來到中國後,也在努力適應北京的交通狀況和空氣質量。但現在他們都在試著探索中國,學習中文。”

  “他們可能更願意去夏威夷。”記者在現場聽到身邊的一位觀眾小聲嘟囔。

  “自由貿易主義”還是“美國貿易主義”?

  表面是一名“自由貿易主義”的堅決支持者,剛卸任美國商務部部長的駱家輝對中美貿易的態度卻令人心頭犯疑。

  2009年到2011年駱家輝任美國商務部長期間,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大增加。僅2009年一年,美國對華“雙反”調查就多達10次。2009年美國對中國産品實行“碳關稅”,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又發起了對中國鋼制輪轂産品的雙反調查。

  在回答《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提出的問題“上述行為是否有悖于自由貿易主義的原則”時,駱家輝回答説,在所有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中,只有3%受到了反傾銷或者是關稅的限制,因此“説明達97%的中國産品能夠自由地進入美國”。

  在微博直播中,這一論點迅速遭到網友反駁:駱家輝提到的3%恰恰是一些關鍵的品種,他們限制中國的出口商品其實非常嚴格。

  中美輪胎特保案被視作奧巴馬時代的中美貿易摩擦第一案,受到了中美兩國的共同關注,其結果是以美國勝訴、中國敗訴而告終。對於這個連《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都批評為“保護主義”的案件,駱家輝認為是緣于中國“突然大量地增加某些貨物的出口量來充斥美國市場”,並且對美國産業産生了“干擾性的作用”。

  對於許多中國商人而言,近些年除了感到向美國出口受到重重阻礙以外,還同時發現,去美國成立公司或者進行投資很難。相對於美國的在華投資額高達600多億美元,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卻只有40多億美元。針對這一點,駱家輝則明確地表示,美國是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並強調“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讓更多中國的公司到美國投資,賺取利潤,給中國人民帶來好處。這也是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

  “坦率地説,中國有很多領域任何外國國家都不能投資,不管是鐵路還是能源領域,完全關起門。而美國對外國投資者幾乎沒有任何限制,那就是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中國公司、日本公司、俄國公司、德國公司,在美國擁有工廠來製造産品,擁有房地産,甚至於在美國擁有自己的投資銀行。”駱家輝表示。

  奧巴馬的推銷員

  美國在經濟危機之後一直經濟低迷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這讓即將面對新一輪大選的奧巴馬總統如坐針氈。而此時奧巴馬將駱家輝派到中國,也是棋盤上重要的一步。

  駱家輝坦言,目前奧巴馬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挑戰。他表示,“解決赤字問題是本屆政府的首要課題,那就要創造就業機會,因為在美國有更多的人就業的話,他們就會交稅,那就是政府的收入。而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促進出口。”

  “在離開華盛頓之前,我確實見了總統,他認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之一,而且我們對彼此的成功都有重大意義,我們要尋求更密切的經濟、政治、戰略的對話和合作。”面對總統交付的重要使命,駱家輝表示不敢怠慢。

  駱家輝表示,例如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的總量已經創下歷史紀錄,這樣的出口案例既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利益,又為美國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作為駐華大使,他所尋找的正是這種“雙贏”的局面。

  早在去年5月,駱家輝就曾帶領20多家美國企業高管來到中國,包括美國通用電氣、波音、杜邦和杜克能源等公司負責人。駱家輝在各場合均特別介紹了這些公司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尖端技術,並因此被中國媒體稱為“新能源推銷者”。

  面對這一稱謂,駱家輝表示欣然接受。而其親自出馬推銷美國清潔能源技術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奧巴馬去年3月提出的“國家出口倡議”戰略。按照這一戰略,在未來5年內,美國出口額要翻一番,併為美國創造兩百萬個就業崗位。曾有媒體指出,在金融危機導致各國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美國出口最大的指望無疑就是中國。

  駱家輝認為,中國對美國的另一個巨大商機,則在於中國關於“推進內需”的倡導。

  “隨著中國人民越來越重視國內銷費,美國製造的極佳産品和服務也會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所以我很期待幫助美國公司進入中國的市場。”駱家輝表示,他下一步還計劃“和中國領導人談談,怎樣能夠消除美國企業在中國目前所遇到的一些壁壘”。

  為中國自豪的美國人

  在節目播出以後,許多網友都表示,此行對於駱家輝來説,與其説是一個“榮歸故里”的旅程,不如説是一個帶著家人孩子一起重新了解祖先文明,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

  駱家輝表示,他剛到北京不久,還沒有機會深入考察中國的企業和基層,不過他已經開始熟悉家附近的環境了。他表示,“我經常和夫人孩子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一些食品、麵包、牛奶、蔬菜給家庭用。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食品,特別是水果的質量是很高的。”

  “大約一個星期以前,我們全家還去了長城。我們很高興地坐著纜車上去了,然後排了一個小時的隊,才坐纜車返回。這也是令人很興奮的記憶。”駱家輝回憶道。

  駱家輝強調,他對中國幾千年以來對世界的貢獻感到非常自豪,當然他是美國人,在美國長大的,但從小也接受了傳統的中國式教育。面對兩個熟悉的文化和體制,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兩國能夠合作。

  “確實我們存在一些分歧,不過我們面對這麼多的共同挑戰,這讓我們真正有機會在能源、貿易、軍事對話乃至亞洲的區域穩定方面攜手合作。這不只是幫助中國人民、美國人民,而是幫助全世界各地的人民,我覺得全世界許多問題都要依靠中美合作才能解決。”在對話末尾,駱家輝如此展望道。

  中美輪胎特保案 2009年6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建議美國對中國輸美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徵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隨後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批准。三天后,中國政府啟動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程序。2011年9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敗訴。

  記者手記

  駱家輝:“謙卑的軟實力”

  駱家輝的風頭超過了歷任美國駐華大使。

  乘坐普通航班、沒有大量隨從警衛、自己揹包、拒乘專車、優惠券買咖啡……這位華盛頓州前州長、聯邦政府前商務部長,現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一連串的動作顛覆人們對於美國這個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部級高官”的認識,有些人覺得親切,有些人則覺得這是一個職業政客的典型“美國式作秀”。

  2009年7月16日,駱家輝出任美國商務部部長後首次訪華,記者第一次見到他,感覺與帶隊的強勢的國務卿希拉裏相比,駱家輝更像個“白面書生”。但是,當美國經濟成為“困獸”時,商務部長的角色就顯得無比重要了,需要就當時中美貿易談判的焦點問題亮明態度,代表美國聲音。

  果然,駱家輝第一手牌就是“碳關稅”,積極維護美國的利益。記者印象最深的細節就是他和另一位華裔部長朱棣文在發佈會上的互動,朱棣文説:“我認為(華裔)這個身份沒有優勢,因為我們代表的是美國。”駱家輝馬上補充説:“美國的政策不因談判者身份而定。”隨後,朱棣文打趣駱家輝長得帥有助於談判,而後者也恭維跟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打交道同樣對磋商有用。

  當時在座的記者們紛紛感受到美國官員的職業和精明,而且出生在美國的駱家輝英文比白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遣詞造句極端講究,回答問題滴水不漏,當時有記者開玩笑説:“不愧是給奧巴馬打前站的,邏輯思維及價值觀和奧巴馬是同一體系。”

  的確,就如他自己所説的那樣:“我是百分百的美國人。”

  接下來駱家輝的兩次訪華,儘管這位美國部長不斷強調“中國根”、“臺山情(駱家輝祖籍廣東臺山)”,並與中國高層互動密切,但隨著美國商務部頻頻提起反傾銷調查,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第二次駱家輝人還沒到,對中國鋼産品實施懲罰性關稅的消息卻已炒得沸沸颺颺;第三次,他一邊讚譽“沒有比中國更好的市場了”,一邊對中國石油管材發起了新一輪的圍追堵截。正如他的老朋友兼談判老對手周文重評價的那樣:“駱家輝非常善於維護美國利益。”

  駱家輝將其在華的大使之旅稱為“我們家庭正在開始的一次冒險和挑戰”。

  正如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稱,駱家輝在中國展示的是一種“謙卑的軟實力”。(李小曉 侯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