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9月6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推動下,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産業博覽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在展會期間,不僅舉行了近12個專題研討會,工信部原材料司還對即將發佈的《新材料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進行了解讀。這場以新材料産業為主題的“聚會”,很多材料行業尤其是從事新材料行業的人們將之視為行業“喜事”。
原材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關鍵新材料的作用日益為人所重視。不過由於材料行業涉及面廣、門類龐雜,一直作為配套産業分散于各個産業領域中,這種“重視”多停留在意識層面。上海市新材料協會秘書長呂家申就曾親身體會過當時的舉步維艱,但自從新材料産業被列入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特別是在這次新博會上聽了規劃解讀後,她作為業內人士倍感振奮,並認為,新材料産業將迎來5到10年的黃金髮展期。
這種振奮是因為許多業內人士從即將發佈的新材料産業“十二五”規劃解讀中看到了新材料産業迅速發展的機會。
機會來自於“重點突破”。新材料的産品少説也有上千種,扶持政策和資金如果平均使力,誰都“吃不飽”。深圳市新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李音以深圳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四大新材料産業為例,認為新材料産業要做強,政策扶持就不能“遍撒胡椒面”。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提出的“加快發展科技含量高、産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的關鍵新材料,選擇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強的領域予以重點推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發展”,正是透露出重點領域重點發展的思路。
機會來自於“大小各司其職”。在新材料行業中,中小企業佔據了很大比重,規劃解讀中提出要“支持新材料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高中小企業對大企業、大項目的配套能力,打造一批新材料"小巨人"企業”。給中小企業指明了産業需求和發展方向,幫助處於轉型中的中小企業選好定位。大企業做什麼呢?大企業要有更高的起點,不僅要承擔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還應生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産品。中國鋁業公司科技部主任張吉龍還舉了個形象的例子,中鋁曾經用了5年的時間就做了4頂宇航員用的帽子,這種技術難度大、用量少,但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應用項目可能就需要大企業來承擔。
機會來自於“規範”發展。新材料從來不曾以獨立的産業來進行發展和規劃,行業跨度大,兼之散亂、無序。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入,更是有很多民營資本進入這個領域,盲目上項目的不在少數。建立和完善新材料産業體系迫在眉睫,呼聲在耳,如“加強新材料産業政策與金融、財稅、投資、貿易、土地、資源和環保等政策銜接配合”,“制定和完善行業準入條件,發佈重點新材料産品指導目錄,實施新材料産業重大工程”,“推進組建新材料産業協會”等等。産業發展越規範,企業才能少走“彎路”。
機會來自於“産學研結合創新”。不可諱言,我國新材料産業的技術創新水平與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研發投入不足、企業創新動力不強、技術轉化緩慢都是現實問題。“鼓勵企業建立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圍繞材料換代升級,建立若干技術創新聯盟和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實施重點新材料關鍵技術研發、産業創新發展、創新成果産業化、應用示範和創新能力建設等重大工程。”這些措施都將給新材料企業推動産學研結合添“一把火”,正如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所説,現在最重要的是通過種種扶持政策把新材料産業發展這件事“做”起來,推動企業研發,通過研發引導應用,一步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