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7日表示,在全球經濟未來走勢下,中國中長期增長率將趨勢性放緩,但中國具有的規模效應也不容忽視。
彭文生在2011閩商百強論壇作題為“後刺激時期經濟新格局”的主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他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後,2010年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快速復蘇的發展,但到了今年上半年歐美經濟明顯放緩。全球金融市場受此影響,股市大跌,國債收益率嚴重分化,風險資産的價格下跌。
彭文生説,全球經濟未來的走勢對中國當前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美國經濟復蘇的擔心,會不會二次衰退?二是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心,有一些歐元區的做法能不能持續,會不會有再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機?
彭文生認為,美國疲弱的經濟增長和歐洲的債務危機與過去20多年歐美經濟發展有關。從二戰之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發達國家是週期性的通脹和政策緊縮、經濟衰退之後又是通脹再緊縮,基本是這樣的經濟波動趨勢。這樣一個總體的國際環境,對我們意味著:一是中國面臨的長期的外圍的增長非常緩慢,甚至發達國家有二次衰退的風險;二是全球的貨幣環境是不是非常寬鬆,對中國是挑戰,輸入性通貨膨脹是中國長期要面臨的問題。
“越來越多國家,尤其是新成長的國家,都面臨貨幣大幅升值問題而採取極端干預措施,但這有風險。”彭文生説,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速度會明顯加快,甚至有傳言説央行可能擴大人民幣和美元的效益區間,我則認為這是靈活性增加,而不是趨勢性增加,大幅升值的風險是很大的。
在彭文生看來,應對未來幾年資本流入對國內貨幣環境的影響,靠匯率大幅升值是不夠的,還是要靠國內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結構性調整。“我們對中國中長期增長率趨勢性放緩是認同的,但也無需悲觀。中國的優勢是大型的經濟體的規模效應。”彭文生説。
□記者 許雪毅 溫曄 廈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