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
儘管今年以來A股市場低迷,但新股超募現象仍比比皆是。根據證券時報網絡數據部統計,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共有203隻新股發行上市,剔除無可比數據的1隻新股和募集資金額度低於預計的12隻新股,190隻新股共超募916.26億元。從已公佈的超募資金用途來看,在已安排超募資金使用的上市公司中,用於歸還銀行貸款、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及增資子公司的超募資金達到256.28億元,佔到A股今年以來整體超募資金的28%,真正用於並購擴張和主營項目投資上的資金並不多。
今年以來,主板共計超募了250.56億元,中小板超募了329.35億元,創業板超募了336.35億元。其中,創業板超募比例最高,100隻創業板新股首發超募資金總額達336.35億元,這一數字是其首發預計募集資金總額253.51億元的1.35倍,而主板該比例為0.91倍,中小板該比例為0.88倍。創業板的超募資金總額相對主板和中小板並不高,但是從佔流通市值的比例來看,創業板的超募資金規模佔到了其8月底前全部流通總市值的11.9%,高於中小板和主板市場的0.02%和0.01%。
從已發佈的超募資金使用方案來看,按照資金使用用途産生效果,超募資金的用途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歸還銀行貸款、永久或暫時性補充流動資金及增資子公司。此類資金用途對公司業績很難産生直接刺激,而是降低財務費用,體現出公司較為保守的募投風格;二是並購擴張。通過對外投資和並購可以實現産能擴建或者市場開拓,可以培植和擴展主營業務來實現公司的高成長,對投資者和公司來説是雙贏選擇;三是基礎建設、項目投資、技術研發投入及改造等領域。此類超募資金能夠推動公司業務快速發展;四是買地買房。對公司盈利提升無實質意義;五是銀行存款。資金閒置,利用低效。
根據上述分類,在已安排超募資金使用的上市公司中,用於歸還銀行貸款、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及增資子公司的超募資金達到256.28億元,佔到A股今年以來整體超募資金的28%,其中用於還貸的超募資金有97.1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性的資金有149.68億元,用於增資子公司的資金有9.49億元。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用於此項用途的超募資金達153.58億元,達到了公佈此項用途的所有超募資金的60%。
而用於並購擴張的上市公司只有25家,共計使用了20.22億元的超募資金,佔整體超募資金的2%。用於主業基礎建設或技術改造等方向的超募資金有61.96億元,佔整體超募資金的7%。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用於買地買房的公司急劇減少,只有6家公司,用了2.16億元,佔整體超募資金的0.2%。
從上述數據來看,多數超募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這一方面説明了今年以來銀根緊縮局面下,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缺錢,需要利用超募資金補血來緩解流動性壓力。但此外也可以看出,在經濟增速放緩之下,上市公司投資意願有所降低,因而更傾向於保守選擇,將資金用於還貸和補充流動性以節省財務費用,尤其是對於總股本偏小的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來講,財務費用降低對每股收益提升明顯。但是,這些公司之所以超募,從資金的角度來看,代表比較看好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而鉅額超募資金可以為這些公司進行並購擴張和主營投資提供良好基礎和動力,所以,若企業不將資金更多投資主營業務,尤其是對於創業板公司來説,將可能弱化公司的高成長性,從而使得創業板公司失去市場最為看好的“創業”二字,這也意味著將最終失去高估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