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生物質發電應避免秸稈爭奪戰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5日 1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能源》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生物質發電的宏偉規劃,可能會遇到資源不足的瓶頸,要想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保證生物質發電有序發展,還需要國家的整體協調。

  文|曹寅

  7月9日,在近30年以來首次農村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公佈了“十二五”生物質能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1300萬千瓦,而2010年底,中國生物質發電裝機總量約550萬千瓦,也就是説,未來五年,中國的生物質發電裝機要新增750萬千瓦,相當於至少要新增300座生物質電廠。目標甫一下達,各省各地都開始了獨立規劃,充滿了投資衝動。

  目前中國絕大部分生物質發電裝機都是生物質直燃發電。同太陽能相比,生物質發電裝機成本較低;同風電和水電相比,輸出穩定,可以作為基本負荷。而且生物質鍋爐國産化程度較高,還可以熱電聯供。但是優點如此突出的生物質發電目前在中國的情況卻不能讓人樂觀,目前還有很多問題困擾著生物質發電的健康發展。

  由於生物質電站裝機較小,一般都在2萬千瓦左右,所以這些電站的建設都由各省或自治區發改委負責審批,而省級政府出於拉動當地經濟,吸引投資,增加就業的考慮,一般對生物質電站建設一路大開綠燈,如此一來,導致電站在某些秸稈資源豐富的地區密集佈局,造成電站之間的資源競爭。而所在縣市為了保護自己縣市的電站,一般都會頒布行政命令,限制自己縣市的秸稈資源輸出到周邊地區,這就導致了很大一部分處於經濟性界限外,但又在行政界限內的秸稈資源受行政限制和經濟性限制無法利用,造成資源缺口。

  另外,我國也缺乏生物質資源利用的統一規劃,國家除了推廣生物質發電以外,同時也在推廣其他秸稈利用方式,比如秸稈還田和秸稈氣化等,這些政策無疑會同生物質發電競爭生物質資源,造成地方政府對秸稈的利用政策無法保持持續和統一。

  目前中國生物質電站的秸稈收集方式主要分兩種:一是間接收購型,電站通過農民經紀人向農民採購秸稈。如此,電站避免了直接面對數量龐大的農民,省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而且可以仰賴這些有地方實力的經紀人保證生物質原料的定時定量供應,但是此種模式問題頗多,經常出現經紀人惡意抬價的情況,電站為了保證原料供應,不得不妥協。

  另一種是直接收購型,電站設立直屬收購站,向農民直接收購秸稈。此種方式雖然可以避免經紀人惡意壟斷原料,但是電站卻必須直接面對大量農民,溝通成本和收集成本很高,而且農民認識到秸稈價值後,也會坐地起價,有些農民為了增加秸稈重量,會往秸稈裏面澆水,甚至摻沙和石頭,這不僅使秸稈收購成本上升,還會造成鍋爐損壞,所以一般收購站都會設立分揀流程,將沙石去除,這大大增加了生物質原料的採購成本。

  另外,由於生物質熱值較小,同等熱值生物質原料的體積遠大於煤,而且,生物質電站一般都建於農村,道路狀況和運輸工具都不佳,這都限制了生物質原料的收集半徑,抬高了原料運輸成本。由於原料無法保證,很多電廠為了發電,只能摻燒煤,這不僅有違生物質發電的綠色初衷,對鍋爐也有損害。

  上網電價偏低也制約著生物質發電的健康發展。2010年,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出臺了全國統一的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0.75元/千瓦時),當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物質電站經營壓力,但是生物質原料的收購價格和運輸成本一直在上漲,部分電廠能靠CDM以及副産品獲利,但是大部分生物質電站目前仍然掙紮在盈虧平衡線上。

  目前即使在一些農業大縣,電廠之間搶生物質資源的情況也廣泛存在,如果再新上300個電廠,那資源爭奪戰會更加激烈,秸稈成本會快速上升,電廠很難盈利。如果以上問題無法解決,那中國規劃中的1300萬千瓦裝機不僅無法促進生物質的發展,反而會傷害生物質能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