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范曉曼
公募基金的現狀讓每一個投資者都樂觀不起來,在産品創新工具上被捆住手腳、A股市場忽上忽下、收益很難賺得高於CPI,這些左右了公募基金許多年,尤其是今年,在券商、信託、銀行理財産品大行其道時,公募基金還在努力地拼搶渠道,發行著同質化的産品,對大盤的走勢只剩下望洋興嘆的份了。
基金業的”肖風們”所剩無幾,高管們的離職更是給這個行業增添了抑鬱的色彩。筆者依稀記得去年本報所做的一組《基金一旬思考》的報道中,有這樣一句話,公募的元老們,究竟是一種怎樣不懈的精神,才使得他們願為公募基金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一天,或許快了!這一次,公募基金將會擁有難得的好機遇,大牛市的基礎將會被奠定,伴隨著國家啟動401K計劃的實施,市場將會由現在的散戶形態轉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樣反而給了公募基金更好的持續力做好投資。
美國的401K計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是美國的一種由僱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積累式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對其在劃撥和投資環節免稅,員工退休時可採取多種方式領取。通過401K計劃,美國實現了資本市場發展和國民財富增值的良性互動,推動了美國長達18年的大牛市。
其實監管層非常明白,公募業走到今天的地步,實在是到了該扭轉的時機了,最近關於401K計劃的重啟在市場上輿論層面熱鬧起來,市場層面也因此有了一些積極的反應。
之前,筆者與一位公募界前輩交流時,他就曾明確告訴我,中國的公募基金業現狀只有在開放了“養老金計劃”和第三方理財充分競爭之下才會有所改觀。
他的觀點有十分的道理,關鍵在於,即使401K計劃給了市場很好的基礎,但公募基金這一次能否承接得住,還需要長期觀察,或許我們該做的是改變。
在美國,私人養老金是美國資本市場上最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其直接和間接的持股市值佔股票總市值的比例達到三分之一。2009年末,美國私人養老金的資産規模為16.1萬億美元,與美國GDP規模的比率高達112.7%,與美國股票總市值的比率為80.4%。
它的大行其道取決於兩個硬性指標,投資賬戶的稅收優惠和所投資上市公司的分紅比例,要想使得市場包括企業年金、養老金、社保資金在內的長期資金進入,就得要有穩定的長期回報,最好持股時間以幾年甚至十幾年計算,所以就必須通過加大分紅力度,確保這些長期資金的投資收益。
雖然,美國401K計劃已經相當的成熟,但那個資本市場已經運作了近200年,它的市場自行調節能力已經很強,但中國資本市場不一樣,很多東西在國外運作時沒問題,而一旦引進來,立刻走樣,這一點很讓人擔心。
統計顯示,今年1至6月,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突破萬億元,但收益率不到2%,幾乎是世界上收益率最低的國家。而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漲幅達到5.4%,這意味著社保基金已經給民眾造成巨大的福利損失。
社保基金的投資能力有目共睹,公募基金的操盤能力目前在年金和專戶理財上還是能看出投資水平的,一旦401K計劃順利實施,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公募基金有了充足的準備,人才、産品設計、與渠道的議價能力及絕對的收益。
或許,再挺過這最困難的時期,我們會迎來曙光的那一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