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世行行長:中國經驗可為世界所用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3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訪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

  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8月30日説,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裏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經濟發展的許多經驗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所借鑒。同時,中國應努力轉變增長模式,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將啟程訪問中國的佐利克在行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30多年來,中國在減貧、提高國民收入等許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為世界發展提供了經驗。僅中國一個國家,就使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減貧目標完成了一半。目前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約為4000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萬美元。

  他説,中國在他所倡導的“多邊主義現代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加入世界銀行以來,佐利克在多次演講中闡釋這一概念,即要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中反映現實世界的變化,包括體現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等。在2010年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發展的民主化,包括開放數據和信息資源,擴大參與推動發展的民眾範圍,思考關於增長的實用經驗和教訓。在許多方面,中國都與這些討論相關。

  佐利克説,中國的增長是實用的,中國人勇於實踐,在發展道路上,“行得通則用,行不通則棄”。他説:“中國的經驗可以用於其他國家。”現在沒有“包打天下”的通用法則,一國總是要根據國情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在“十二五”計劃中提出結構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確保可持續發展。世界銀行的許多專家認為,中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努力對其他中等收入國家也很有借鑒意義。

  他説,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是中國的新增長模式將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該如何做出改變,從而在國際經濟中承擔起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角色。這些問題涉及增長模式、貨幣政策、貿易、氣候變化等等。

  他説,中國30年來經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現在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項目有75%與環境有關。世行正在與中國探討如何調整政策,從而在環境可持續的情況下確保增長。

  世行與中國探討的問題還包括中國的財政體系現代化、提升價值鏈、利用好與世界經濟的關聯、設計開放的創新戰略以及城市化等。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比例將達到70%。佐利克表示,中國的增長面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答。中國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計劃中都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挑戰在於如何執行與實施。在這些方面,世界銀行可以與中國討論併合作。

  佐利克説,30多年來,令世界銀行感到非常自豪的是,它與中國的夥伴關係並不只是貸款與金融關係,而是在推動中國增長戰略中發揮了作用。

  談到世界經濟,佐利克説,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敏感階段”,歐洲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面臨持續的低增長,需要採取適當政策才能避免經濟二次衰退。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則要應對經濟過熱和高通貨膨脹的挑戰。他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強國際經濟合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