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量能預示大盤已接近底部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07: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説到近期股市——2011年6月22日滬市創下653.45億元的“地量”,之後大盤走出了一波漲幅約8%多的反彈行情。7月18日反彈止步于2826.96點,此後“順流而下”,最低見2437.68點。但有意思的是,大盤下探至2437.68點當天,滬市單日成交高達1077.45億元,而此前一個交易日成交為1175.51億元,此後一個交易日萎縮至1040.38億元。直到超跌反彈行情再次止步于2636.36點後的8月23日,滬市單日成交才算刷新了6月22日的“地量”,跌至632.11億元。8月31日滬市再創2011年“地量”成交622.36億元;9月1日滬市再創“地量”成交598.82億元……

  那麼,連續“地量”成交之後,大盤會否跌出階段性大底?黑八月能否換來紅九月呢?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連續“地量”成交意味著市場參與熱情大幅減退,但還並未降低至“冰點”。而從歷史以來大盤見底前後滬市“地量”成交情況,我們則不難找出最基本的特徵:

  ——2008年10月滬市成交7559.86億元,深市成交3131.08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0690.94億元,日均成交534.547億元;其中,滬市日均成交377.993億元,深市日均成交156.55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0月28日大盤見底1664.93點前後,8月份計有11個交易日滬市低於10月份日均成交水平、5個交易日單日成交低於300億元,9月份計有12個交易日滬市低於10月份日均成交水平、9個交易日單日成交低於300億元,10月份計有11個交易日滬市低於日均成交水平、2個交易日單日成交低於300億元,而大盤見底1664.93點之後,11月份則有4個交易日滬市單日成交低於300億元。這一時期滬市“地量”成交則出現在大盤見底1664.93點之前的9月9日,為224.66億元。

  ——2010年6月滬市成交13235.75億元,深市成交12532.20億元,兩市合計成交25767.95億元,日均成交1356.21億元;其中,滬市日均成交696.62億元、深市日均成交659.5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份大盤見底之前有5個交易日滬市單日成交在500億元上下,其中,6月28日滬市成交只有461.93億元。而大盤見底2319.74點前一個交易日滬市成交475.83億元,後一個交易日滬市成交447.47億元創這一時期的“地量”。

  由此可見,“地量”出現後未必見“地價”,“地價”出現後還有可能出現“地量”。

  或許,有人會説,2011年之A股市場規模不可與2008年、2010年同日而語。但是非常遺憾,這是一個錯誤的表象的理解。實質上,市場規模擴大了,但作為市場主力資金之一的公募基金實力並未增強,相反,反倒處於大幅萎縮的大趨勢中——統計顯示,近5年來公募基金整體規模處於萎縮趨勢中,依次為:2007年3.27萬億、2008年2.574萬億、2009年2.4573萬億、2010年2.44萬億、2011年二季度末2.35468萬億。這樣,即使險資、社保規模略有增大,但扣除基金減少部分,機構投資者至多也就是和2010年7月持平。相反,由於4月以來大盤持續下跌時間遠遠超過去年上半年,散戶投資者參與熱情急劇降低,再加上IPO和新股上市鎖定部分。所以,今天投資者數量和參與炒作資金量並不比去年樂觀,且不説2011年央行收緊流動性遠遠甚于2010年。所以我説,市場規模大了,並不等於“地量”成交就會相應提高,粗略估計,大盤見底前後滬市應有多個單日成交在500億元上下,而目前滬市單日成交剛剛跌破600億元,顯然距離大盤見底還需要一段時日,但已經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