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馮軍生存法則:國際象棋加炮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1日 08: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台相機最終拍賣價格達40萬,而且是來自中國的産品,這似乎不可想象,但卻真實的發生了。”華旗諮詢創始人馮軍坐在記者旁邊,有些得意。

  今年7月,在新加坡國慶總統晚宴現場,愛國者1965號哥窯數碼相機,在全場積極熱烈的舉牌中,最終拍得40萬人民幣。新加坡總統納丹親臨現場助陣愛國者哥窯相機,並在相機證書上簽名。

  科技相機被馮軍的朋友、日本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稱為“科技藝術品”:即高科技與中國陶瓷技術的結合。馮軍不這麼看,他説是國際象棋加中國炮的結果:高科技是國際象棋,哥窯陶瓷技術是中國炮。馮軍説,不能忘了老祖宗,“國際象棋加中國炮”才是中國企業打敗國際企業,走向海外的利器。

  坐在記者旁,一邊擺弄華旗科技的各種産品,數碼相機、數碼相框、慧筆、手機等,一邊講華旗人與他自己的理想:全球平板電腦第一,打敗日本相機,華旗品牌全球化。這與當年的“馮五塊”判若兩人。

  馮軍最喜歡講的邏輯是“國際象棋加炮”,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哥窯相機”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送給國際友人。“熊貓送一隻少一隻,哥窯相機限産2萬台”,馮軍説道。馮軍特喜歡提的是“亮劍精神”,當年與日本九大數碼廠商作戰,聯想、方正、紫光、華旗四大廠商同時接招,一看勢頭不對,覺得這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其他廠商都“認慫”了,只剩下華旗。馮軍苦戰下來,每年虧損3000萬元,日本廠商最終被迫降價,為中國消費節省60億元。

  馮軍説,殺敵1000,自損8000,從做生意的角度看,華旗不值,但華旗品牌起來了,出貨量也日漸增長。不過,馮軍也認識到,“陣地戰”耗不起,“哥窯相機”是馮軍避開正面作戰,“機動靈活”作戰的結果。

  在中國高科技領域,馮軍曾經是“中國製造”最典型的面孔,中關村人稱“馮五塊”:提供的産品與市場最低價相比,永遠低五元。在中國IT市場早期,廠商産品同質化,消費者“瘋狂比價”,“馮五塊”殺出了一條血路,歷經二十年大浪淘沙,成為少數倖存者之一。

  當年,馮軍拉著平板車經過中關村大街的時候,每一塊小牌子後面,都有一個競爭對手,二十年大浪淘沙,大多數中關村攤主已成歷史。倖存下來的數家企業成為英雄,裝點中關村,比如聯想、華旗、四通、方正、同方、紫光。寥若晨星!

  為什麼能生存下來,馮軍的經驗是“逢敵必亮劍”。這僅限于生存,要活得更好,亮劍之後,則需要尋找剋敵制勝的方法。

  與華旗一樣,從那個時代生存過來的企業都開始尋找突圍的路徑,大方向是一致的: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路徑則各不相同:或並購、或閉門研發;具體到行動更是千差萬別,有高舉紅旗、原地踏步的“口號帝”,有“等待時機”的機會主義者,更多則是茫然不知所措者。

  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升級,讓企業家們成為“迷茫的一代”。

  馮軍覺得自己找到了“出口”:既不是單純的崇洋媚外,也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國際象棋加炮;同時要積極建立海外的渠道、品牌、與營銷力量;而最終出路則是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化輸出,讓科技變成藝術品。

  馮軍的很多想法,還只是理論,並未成為現實。馮軍的一個期望是:運用“國際象棋加中國炮” 的打法,讓此時此刻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轉捩點,很多年之後人們回顧歷史,發現這一轉捩點有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産品,就是哥窯相機。

  馮軍説,就像人們回顧歐洲發展史,發現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對於歷史的紀念意義。“現代人手法可能更高超,畫出的畫可能更美,但無法承載整個歐洲在蒙古人蹂躪之後,對中世紀歐洲的反思的歷史。”他説,歐洲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束縛了個人的力量,反思的結果是文藝復興的出現。蒙娜麗莎第一次以普通人為繪畫對象,而不是宗教人物為繪畫對象,開創了先河,也開創了歷史。

  中國要説“我能”

  《21世紀》:一種觀點認為,過去三十年,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積累遠不如經濟發展的速度?

  馮軍:你仔細想,蘋果是誰做的?這個你可以揭一下秘,不光製造是中國人做的,連設計與研發都是中國人做的,老外只加個牌子而已。

  你還記得富士康第一次跳樓案的原因是什麼?是一個員工拿了22個型號的iPhone4手機,有一個找不到了。富士康説肯定泄密了,要這個員工交出來,這員工實在交不出來,引發了第一跳,這才引發了後來一系列的跳樓。

  這裡面有一個秘密,是蘋果根本沒有設計iPhone4,是中國人提供了22個樣品,即iPhone4的設計,供喬布斯挑而已。喬布斯最終説,這款最漂亮,最好,剩下的不用了。秘密就這麼簡單,只是沒有人注意。

  沒有人注意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可怕的邏輯,只要是美國的就是好的,可口可樂、蘋果就是好的,人們已經失去質疑他們的願望與能力。

  美國人向全球出售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款實用的産品,最終大家忘記了産品是用來消費的,不是用來顯擺的。

  《21世紀》:那有什麼辦法改變?

  馮軍:是法國人與意大利人給了我啟發。我去考察歐洲市場,發現法國人與意大利人,是徹底不幹活的。我們與盧浮宮合作,8月之後員工就放假了。在歐洲,我經常遇到飛機罷工,地鐵員工罷工。我在想,他們這麼懶,是如何活下來的,他的人均收入為什麼那麼高?

  後來我發現,因為他們打不過美國與日本,於是轉移思路欺負美國人與日本人,如何欺負呢,他告訴美國人與日本人,你們這些暴發戶,沒有文化。如何有文化,擁有法國品牌,意大利品牌。你看好萊塢電影,裏面全是法國,意大利的品牌。於是美國人,日本人掙了錢,得到法國和羅馬去過文化人、貴族的生活。

  這就像山西煤老闆到北京來買四合院,鄂爾多斯人買陸虎、悍馬。

  《21世紀》:你覺得法國人,意大利人的方法可以學習?

  馮軍:就是國際象棋加炮。

  我們開始琢磨,我們比意大利人勤勞,我們的科技不比他們差,我們在有些領域,比如卡片照相機,我們的防抖技術,日本現在做不到,這是國際象棋;哥窯外殼就是我的炮,老外沒有資格擁有哥窯,哥窯是皇家專用窯,今天大英博物館的哥窯是偷去的,或者搶去的。

  李彥宏的百度就是國際象棋加炮,國際象棋是搜索技術,炮是中文搜索,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國棋象棋加炮的方法打敗了所有互聯網巨頭。就像王老吉,之前的王老吉,綠盒子包裝的涼茶,是中國炮,沒有人喝,換上易拉罐,紅色包裝,這是可口可樂模式,是國際象棋。原來1.5元一盒沒有人喝,現在6元卻有人喝。

  中國版奢侈品

  《21世紀》:“哥窯相機”為什麼可買那麼貴?

  馮軍:鑽石為什麼那貴,每顆鑽石是天然形成的,結構各不相同;水鑽為什麼不能代表愛情,水鑽不是獨一無二的,只能做裝飾品,不能承載情感。哥窯也是這樣,他的紋路是在窯變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永遠不撞衫。鑽石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這個(哥窯的紋路)肉眼應能看到,獨一無二“更明顯”。

  看看蘋果iPhone手機,每個女生拿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個套,因為iPhone不能體現獨一無二性,通過手機套來彌補。

  猴年郵票,已經漲了12萬倍。1980年以1萬元購買猴年郵票,現在就是12億元。13億人1億人屬猴,卻只有500萬,當然稀缺了。生肖是中國本土文化,這就是無意識的中國創造,無意識的國際象棋加炮。

  800年前,中國的陶瓷就是全世界第一,歐洲人眼中的奢侈品是中國的陶瓷。一個歐洲人證明自己有文化,很簡單,家裏放兩件來自中國的陶瓷;我去溫莎城堡,英國女王最喜歡收藏的藝術品是陶瓷;邱吉爾最喜歡的藝術品也是陶瓷;凡爾賽宮,盧浮宮,最頂級的奢侈品還是陶瓷。

  中國被稱為china,就是因為陶瓷,中國是陶瓷之都,哥窯是陶瓷之王。哥窯代表了中國的文化,代表了中國,牽扯到人的感情,這讓它很珍貴。

  《21世紀》:你對“哥窯相機”的定位是什麼?

  馮軍:現在中國製造要突破瓶頸,必須擁有自己的奢侈品,哥窯相機就是這樣的奢侈品。要學老外賺錢,賺老外的錢。中國掙點血汗錢不容易,最後拿這些錢去買國外的奢侈品。那麼多礦工那麼辛苦,煤老闆卻拿這些錢去買了意大利的品牌法國的品牌,這是多麼的不值得。而法國、意大利人最崇拜的是中國人品牌。我們為什麼要丟掉這個陣地。我們應該如何做?就想到了國際象棋加炮。

  《21世紀》:愛國者為什麼做“哥窯相機”?

  馮軍:這得回到華旗做數碼相機的歷史。

  在數碼相機領域,華旗單獨與九個日本廠商拼刺刀。聯想不做了,方正不做了,紫光不做了,只剩下華旗。品牌、資金、實力,他們比我們強多了。本來四個兄弟亮劍,結果他們都撤了。日本比較抱團,日本老大拿刺刀戳我,説實話我也想撤。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因為我們的原因,日本相機的價格給拉下來了,讓中國老百姓節省了不少錢。我們把主流相機的價格定到900多,他們原來都是3000多。過去出差去日本,都要帶一架數碼相機回國,送親友,因為便宜。現在顛倒了,全世界最便宜的數碼相機就在我們隔壁的海龍、太平洋電腦城。

  《21世紀》:但是數碼相機不賺錢。

  馮軍:我們一年虧3000萬元,(由於日本相機降價銷售)中國消費者賺回60億元,從做生意的角度,我們虧了,從做品牌的角度,我們贏了。做品牌與做生意不一樣!

  日本相機代理商都是我的哥們兒,他們最早罵我,説我把價格做這麼低,他們如何活?我説你們別罵我,你拿這個價格去跟日本人談。因為愛國者相機的原因,你們可以砍價了。後來果然他們感謝我們,因為日本人全都降價了。

  共産黨為什麼發動百團大戰,是做品牌,是做生意的邏輯,國民黨為什麼一直縮在重慶,是做生意的邏輯,最後卻是生意上的徹底失敗。

  《21世紀》:接下來你就開始考慮“名利雙收”了?

  馮軍:我馮軍可以虧下去,但我的員工虧不下去。他們平均年齡27歲,正是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的年齡。我可以把移動存儲掙的錢往數碼相機這邊補貼,可以跟日本人硬挺下去,我可以有理想,虧錢把愛國者打造成令國人驕傲的品牌。但那是我個人,不代表所有員工。不能強迫人家。這是做“哥窯相機”的原因。

  PAD全球第一

  《21世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蘋果迅速發展,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終端不斷出現,這能給愛國者帶來什麼樣的機會?

  馮軍:感謝蘋果教育了市場。我們兩年前就開始做平板電腦,但不成功,消費者不相信。蘋果推出來之後,大家都開始用了,因為消費者相信蘋果。

  《21世紀》:對於平板電腦,華旗的目標是什麼?

  馮軍: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平板電腦成為全球第一品牌。

  我們為什麼能做到,可以參照數碼相框的歷史。在數碼相框領域,我們已經戰勝了所有的跨國品牌,包括索尼、三星、飛利浦,我們已經佔了80%。

  平板電腦市場與數碼相框有類似之處。

  《21世紀》:聯想,戴爾等PC廠商做平板電腦並不成功,為什麼?

  馮軍:很簡單,傳統PC廠商被微軟掐脖子,必須賣他的windows,不讓用android,如果用android,那麼就給他們穿小鞋,使他們在PC市場受限。

  《21世紀》:漢王也不成功?

  馮軍:漢王是做電子書的,他的平板電腦用windows系統,用windows必出問題,因為windows不是開放的,而android是開放的。

  我們為什麼能成功,因為我們堅持android,行業的人都知道,android肯定會成為未來,因為他是開放的。

  《21世紀》:在智慧手機領域,android陣營的三星、摩托羅拉、索愛都遇到了困境,特別是山寨廠商的衝擊,你如何看待?

  馮軍:別人的情況,我不做評論。我們未來一定是第一,愛國者想得很簡單,我不做PC,不用windows微軟掐不了我。

  對比全球PC市場的最終格局,蘋果最終不會超過20%的市場份額。平板電腦也會這樣,剩下的80%都將歸andoroid,華旗如果在android裏面佔50%,我就是全球市場的40%,就是蘋果的2倍,我覺得足夠了。

  我還是對比歷史,日本鬼子來的時候,我們全是山賽,後來共産黨脫穎而出,在中國成功。原來都是山寨,有了主義,團結起來,就贏了。

  《21世紀》:愛國者在歷史上有很多機會可以做PC整機,為什麼不做?

  馮軍:我不做整機,因為我們是配件、機箱、電源、健盤、顯示器提供商,我做整機,就與我的合作夥伴,即整機廠商打起來了。我們不做整機,反而是因禍得福,我可以做數碼相框的第一,未來也可以做平板電腦的第一。

  《21世紀》:這個目標看起來不切實際?

  馮軍:現在看起來不切合實際,但過幾年都會實現。就像數碼相機,我跟日本人鬥,沒人相信我能夠鬥得下去,沒人想到全球最貴的相機是中國的品牌;就像數碼相框,沒有人想到我們能夠做全球第一。

  小企業出海

  《21世紀》:除了國際象棋加炮,中國的廠商還應該向哪個方向拓展?

  馮軍:國際化,特別是品牌國際化。未來三年將有三分之一的民企在境外設立銷售網絡,四分之一的民企在境外設立辦事處,另有15%的民企在海外投資建廠。在一些民營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力量。

  聯想並購IBMPC、吉利收購沃爾沃、東軟收購芬蘭賽斯卡、蘇寧收購日本勞克斯、華為海外異軍突起、格蘭仕風靡歐洲、中興歐洲佈局等等。

  《21世紀》:中國企業品牌國際化,除了並購外,還有什麼方式?

  馮軍: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有分工,國企不適合到國外去建品牌,因為決策效率跟不上。海外拓展應該以中小企業為生力軍。當年日本、韓國走出都是中小企業。索尼當年走出去的時候,就是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走出去,成功概率高。國企在國內發展得好,是因為有壟斷,有特殊政策。他們在國內能創造就業,就很不錯了。

  海外拓展的失敗案例都是國企,海爾、長虹都在國外賠錢。國企出去,太累了。他們可以投資,買資源,買礦産。

  同時,中小企業必須出去,在國內,國企越來越強勢,民企日子難過,同時外企大規模進軍中國,擠壓中國企業的生産空間。

  《21世紀》:中小企業出海,面臨的困難有哪些?

  馮軍:企業之間缺乏橫向聯絡與合作,這種分散化經營方式,使得企業無法在資本、技術、市場、信息以及生産等資源上實現共享與互補,難以實現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在國際化的經營能力上,企業缺乏對於國際人才、當地市場、政策、文化與管理上的準確判斷。民營企業海外行會遇到很多不可預風險,目前缺乏相對應的投資配套體系:金融、信貸、保險、政策及仲介代理平臺服務。

  《21世紀》: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馮軍:愛國者搞了個愛國者學習俱樂部,通過365天學英語,全年十次主題活動,全年四次海外行,溝通,了解,實踐“出海遠行”。這個組織發起人包括新浪CEO曹國偉、格力電器董明珠、萬通董事長馮侖、分眾董事長江南、匯源董事長朱新禮等。

  《21世紀》:日本韓國有可以借鑒的例子嗎?

  馮軍: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是我們的顧問,他過來交流時告訴我們,在日本有類似的組織,叫“日本經財聯”,當年日本走向全世界,這個組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盛田昭夫是&&人,他跑到了歐洲,美國,成功了。其他日本公司一看,小蘿蔔頭索尼在國外都能成功,那麼我們也能成功。接下來日本企業都出去了。索尼的轉捩點是1968年,因為索尼歐洲成立了。

  《21世紀》:中小企業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品牌似乎很難。

  馮軍:很多海外華人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規模多屬中小企業,很多人都是偷渡出國的,就是當年福建那些人,身份都不明,如何做自己的品牌?

  《21世紀》: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渠道,怎麼辦?

  馮軍:華人企業在海外有渠道了。我去法國的電子一條街,全是溫州人,福建人。代理商問我,他們説什麼,我説我也聽不懂。代理商説,他們説的都是中國話。我説那是溫州話,閩南話。他們不了解中國語言的豐富性。

  《21世紀》:這些渠道,中國的企業走出國門時用得上嗎?

  馮軍:對華旗這樣的企業用不上,我們做的是高端的品牌。我們要走高端渠道,同時要建立自己的渠道,建立自己的品牌。三星為什麼要成立三星中國?三星如果不成立三星中國,只能利用本地人幹活,成立了三星中國,才能在中國這樣成功。現代為什麼成功,也是因為在中國的成功。現代在韓國,不如夏利在中國,現代走出韓國,掙中國人的錢,一個結果就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首都,出租車是現代。這就是現代“走出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