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陸續披露的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多家銀行今年上半年又一次賺了個“盆滿缽滿”,這其中,備受社會關注和質疑的銀行“收入”增速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超過90%;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公眾對於銀行服務水平、收費標準以及服務透明度等多個方面的詬病,實現收入和利潤雙雙高增長的銀行,是否應該適當考慮一下讓利於民呢?(8月29日重慶晨報)
2003年10月1日出臺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而現在《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已多達3000種。這麼龐大的“收費體系”,面對基數龐大的銀行客戶,結果自然是巨量的利潤。
銀行的“收費利潤”,讓我想起了景區的“門票經濟”。銀行的“收費利潤”與景區的“門票經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還是有頗多共通之處的。其一,利益驅動。很多銀行上市後,經營方針和發展方向已經完全發生改變,經營自負盈虧,“政府銀行”角色在逐漸替換,作為上市公司,要考慮利潤成本和回報,巧立名目收費就越來越多。景區亦是如此。其二,監管乏力。7年時間銀行收費項目猛增十倍足以反襯監管的不給力,而景區門票價格逆風上揚,無疑也説明有關部門的價格調控形同虛設。其三,一味蠻漲。銀行收費説漲就漲、説收就收,連個通知都懶得發,至於漲多少、收多少,更是銀行單方面説了算;景區門票漲價雖然假惺惺地會開個聽證會,但結果卻是聽漲會,不管社會如何反對,都是成功漲價。
因為監管乏力和缺乏有效的公共監督,導致霸道的利益驅動被無限放大,幾成行業特權,這是銀行“收費利潤”和景區“門票經濟”成型的關鍵性因素。從目前來看,因為上述“成因”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有效破解,銀行的“收費利潤”所佔的比重只能越來越大。
但,“收費利潤”和“門票經濟”固然是最大的“優勢”,同樣也是最大的軟肋。迪斯尼之所以“牛”,就因為它擁有票房、紀念品、電視、知識産權等一條龍的産業鏈。如果只靠賣門票生存,恐怕就沒有今天遍佈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樂園了。銀行亦然。銀行的利潤增長點應多來自於“業務”,比如向大企業提供的特色金融服務,利潤過度依賴“收費”,一旦日後金融市場放開,失去了體制庇祐的國內銀行其市場競爭力是堪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