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據《中國廣播網》報道,醞釀三年有餘的《工資條例》,已經再次陷入僵局。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由於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各部門難以達成一致,《工資條例》出臺時間再次被推後,至少在今年年內很難出臺。
工資立法旨在重點解決一線職工工資偏低、工資增長緩慢、底層工人被欠薪等問題,可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法規。然而,這樣一部重要的法規,醞釀三年有餘遲遲無法出臺,讓人遺憾。
《工資條例》立法何以如此“難産”,三年無果?一方面,工資立法涉及社會方方面面,關係重大,立法必須十分慎重。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各方存在巨大爭議。據稱,設定最低工資、建立工資增長機制,以及同工同酬是目前各方爭議不下的焦點。職工最低工資問題的分歧主要是針對調整工資比例,是否每年調整。由於涉及提高工資,國資委、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都有不同意見,認為如果增加工資比例高、每年調整的話,就增加了企業負擔。再是部門利益的影響。
比如,在“同工同酬”方面《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明確規定了“同工同酬”,可這卻受到國資委和國企的抵制。一份由全國總工會完成的“國內勞務派遣調研報告”稱,全國勞務派遣人員總數已經達到6000多萬,這比此前人社部公佈的2700萬多出逾一倍,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過2/3的員工都屬於勞務派遣。在央企,千萬勞務派遣大軍與央企正規軍之間,收入差距甚大《工資條例》關於同工同酬的規定,對於央企來説,意味著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而這也成為央企反對的焦點。此前,人社部曾認定央企職工的平均工資是5.3萬元,同工同酬的實施,將使國資委正在推行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的改革面臨不小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工資立法很難推進。
如何才能讓《工資條例》走出泥潭,加快工資立法的步伐?筆者認為,開門立法是破解立法困局的不二選擇。通過開門立法,把那些存在爭議的重大問題拿出來討論,讓社會和群眾全面參與到工資立法的討論中。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大家知道條例制定的難點在哪,減輕立法部門的壓力,打破部門利益的局限,讓立法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另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吸取民眾的智慧,推進立法的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