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海富通專欄
理財不是F1賽車,不是最快衝刺到終點就是成功;在投資的路途中,除考慮投資的回報外,投資者還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每個人都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和資産配置。
在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熱潮下,大部分人從沒想過所謂“投資性格”的問題,看到別人買啥就跟著買啥,聽到別人賺錢就馬上躍躍欲試。一些平常根本沒碰過股票的人,聽到所謂的“消息”就匆忙行動;還不懂指數型基金是什麼,卻買了一堆同質化的指數型基金;在“全民炒房”的氣氛下,立刻買下第二套、第三套房子……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其實,選擇的理財産品若能符合自己的“投資性格”,不但能增值,還能讓投資者得到更多的愉悅感。筆者有一個朋友,拿著100萬元投資股票,可是她對産業、財報等完全沒概念,只靠所謂的“消息”進進出出,結果不到三個月就把100萬元虧掉了1/3,嚇得她趕快收手。後來她經過反思,發現自己個性衝動,炒股完全不適合她。但她對房子很有感覺,喜歡那些看得到、摸得著的不動産,後來她只以房地産投資為主,成績反而很不錯。
筆者遇到不少的投資者,往往都高估了自己所能忍受的風險的程度,造成最後投資的失敗。所以,誠實面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是投資者啟動投資計劃前一定要嚴肅思考的課題。
若你自己感覺付出了很多努力卻業績不佳,不妨問幾個問題:1.是否曾閱讀過許多投資大師的書籍,也做了很多投資筆記?2.是否因為選時錯誤,導致損失慘重?3.是否只要有一年獲利不錯,下一年就會很容易輸掉前一年所賺的錢,甚至虧本?4.是否只從所謂的基金排行榜前十中挑選一隻基金來投資,而第二年這只基金就會掉出排行榜?5.是否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投資績效仍舊未跑過大盤?
若以上問題你都有,就真的該反思下自己了。你閱讀了那麼多投資大師的自傳,卻得到了什麼結果?你變得越來越窮了。其實,投資者不應盲目效倣投資大師乃至名人的投資秘技,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理財方式也相應不同。
在中國,素有“三歲看八十”的説法,意思是説,從三四歲的幼童身上可看到他成年以後特別是個性方面的狀況。而個人的性格對於投資決策也有著深刻的影響。投資者在研究大師的投資秘訣之前,應先了解、解讀自身的金錢觀,分析自己的理財性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投資大師的智慧+你個人的投資性格=一套專屬於你的個性理財方案。
摘自《這樣投資更幸福:你應該知道的投資密碼》,中信出版社出版,該書由海富通基金總裁田仁燦與資深理財專家顧冰攜手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