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石化在港為何不敢漲快跌慢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12: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國家發改委內部人士稱,政府正加緊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內部討論中承認了目前定價機制的不成熟,將調價參考週期由22個工作日縮至10天的呼聲較高。(《華夏時報》8月20日)

  可以説,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改革,這已經是社會共識。然而,改革的方向是什麼?成品油定價需要什麼樣的市場化?各大企業和相關部門等卻有著各自的小九九。

  石油定價機制改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存在多重目標,這些目標之間甚至有激烈的矛盾:對於消費者來説,當然是希望低油價、高服務質量和安全穩定供油;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則希望得到較高的投資回報;石油企業則希望實質性地掌握定價權;而政府決策部門也不免有其自身利益,比如,不情願將手中的定價權下放。

  或許,正是在彼此討價還價中,博弈的結果是“縮短調價週期”,可是,這解決得了“漲快跌慢”的問題嗎?

  首先,上漲和下跌的不對稱性依然存在。其次,在壟斷的大樹底下,石油企業仍然沒有動力降低運營成本,該喝的茅臺不能少,該挂的天價吊燈還得挂,當然,領導的坐騎、員工的福利等也不能含糊。在這種情況下,油價降得下來嗎?而且,壟斷之下,油價下跌的空間很容易被策略性地“大事化小”甚至“化了”。

  由於消費者主體博弈地位的缺失,在這新一輪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中,消費者的權益再次被有意無意地忽略。

  成品油市場化改革不光是“縮短調價週期”,也不是石油巨頭們所期待的將定價權“一放了之”,最關鍵的是引入競爭!據報道,在我國香港,受國際油價連續幾日大跌影響,中石化宣佈自8月10日淩晨下調汽柴油價格。正如有人所提到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如果在香港不降價,就面臨被踢出香港市場的可能。在香港,除了中石化和中石油,還有蜆殼石油公司、加德士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埃索石油公司等。香港是一個競爭的市場,在這種局面下,競爭者當然不敢“漲快跌慢”。

  當然,成品油市場化不是私有化。以前,一説到市場化,似乎就是將企業一賣了之,結果就會造成大量國有資産流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市場經濟,而這,就必須引入競爭機制,消除體制性障礙,最終打破壟斷。彭興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