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殼牌漏油兩周控制事態 康菲溢油兩月仍未妥處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1日 12: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康菲公司昨承認發現 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

  記者20日晚從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當日向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台北側15米範圍內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

  目前,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責成康菲公司採取有效措施迅速、徹底查清海底油污滲漏原因,徹底切斷海底滲漏源,防止發生更大的安全事故和溢油風險。

  8月19日,“中國海監15”、“中國海監18”船和“海監B-3807”飛機巡航監視發現,蓬萊19-3油田海域有3處油膜覆蓋區域,油膜長度從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寬度50米到100米,分佈的海域範圍達1.35平方公里,總體呈現銀灰色和彩虹色、局部呈藍/棕色。

  據了解,19日,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表層海水石油類濃度平均為53.0ug/L,較前幾日監測結果有所升高。C平臺附近海底油污清理現場海水環境受到石油類污染,石油類濃度較前幾日有所升高。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屬各中心站、海監支隊和環渤海三省一市地方海監、監測機構,19日繼續對環渤海岸線及近岸海域巡視,未發現新油污登陸。新華社電(記者 張旭東)

  觀察

  殼牌漏油兩周控制事態

  康菲溢油兩月仍未妥處

  殼牌石油公司的北海油田漏油事故發生不到兩周,在19日即宣佈成功關閉閥門,事態基本得以控制;而康菲公司在中國渤海油田的溢油事故,卻遷延兩個多月還沒有眉目。從北海看渤海,相距上萬公里的兩處事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處理過程和結果卻如此迥異,值得深思。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可謂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高收益。而其中的“風險”,首先是原油泄漏事故帶來的環境風險。原油泄漏會嚴重破壞附近海域的生態,從海面到海底,海洋植物、軟體動物、魚類及至海鳥,無不受害。

  隨著海洋食物鏈層層傳導,這種環境風險又會危及人類健康。受石油污染的貝類、魚蝦等海産品不再美味,反而會變成“健康殺手”。更進一步,又會給水産養殖、漁業捕撈、旅遊等行業帶來災難,演變成經濟風險。

  種種風險的承擔者是全社會甚至是大自然,而石油企業卻獲得了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高收益,這可能是某些石油企業對原油泄漏事故處理不力的根源。

  在北海油田漏油事故處理中,英國政府、社會輿論和環保組織形成合力,對殼牌石油公司不斷批評抨擊,促使其認識到,如果無動於衷,企業名聲就“臭”了。殼牌公司從事故初期的遲報和拖遝變成中後期的及時公佈信息和積極行動,這可謂是企業道德風險的壓力所致。

  同樣,2010年4月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油田發生了被稱為“生態‘911’”的嚴重漏油事故。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英國石油公司不僅要善後清理各種污染,還要設立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再加上其他各種賠償,至少要付320億美元。公司四年內每年要付出四分之一的盈利來賠付,還可能變賣各種資産。這個先例理應促使石油企業積極處理各種可能造成生態災難的事故,以避免遭受嚴厲懲罰。

  總之,只有讓原本由全社會和大自然承擔的種種風險變成石油企業自身“不能承受之重”,才有可能促其警醒,並採取有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