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楊紅旭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在中國,房租和房價相關性很小!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只有可憐的2-3%,遠遠低於國際上的5-8%,沒什麼道理可講的,綜合因素導致了這一扭曲的現象,而且可以預見的未來N多年,都不會明顯好轉。今年多地房租上漲,主要是CPI高漲所致,屬於成本推動型上漲,需求增長僅是次要原因。限購升級消息甚多。住建部要求各地對照“五條標準”自查,這已非新聞,7月底江蘇住建廳已曝料。焦點是8月20日之前,須將調控報告上報住建部,其中包括是否限購。一擴容已是必然,輿論逼著官方出手;二新增城市不會太多,預期難超20個;三上下博弈很兇,地方還會頑抗;四即便限購,措施不會太嚴。
■陳勁松 (深圳世聯地産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年上半年是政策控制期,今年下半年是庫存和資本控制期。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都由庫存和資本投入控制。歷史上,在西方,類似的庫存和資本週期引發的房市波動的特點是什麼?短暫停滯、略微下跌,是有限的影響。在正常的發達國家OECD,房地産價值正常分佈是:75%住宅,25%商用。對房地産價格週期方面,住宅是先行指標,商用不動産是落後指標。商用的大幅增長,往往出現在央行已不想見到經濟再過熱的時候。
■陳傑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今天有美國財政部經濟學家在美駐滬領館官員陪同下來拜訪,諮詢中國保障房政策與發展趨勢。他們關注點主要是,大量保障房會不會對商品房市場形成衝擊,或壓縮地方政府融資能力和形成更多公共債務,從而讓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我説,存在這方面可能性,但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必須接受的挑戰。
■黃志堅 (佑威機構執行董事及佑威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 ):滬4條中的“限購堵漏”政策在繼續發威,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量創下了三月下旬以來的21周新低,上周商品住宅10.10萬方米的成交量甚至比辦公、商鋪類商業地産10.92萬方米的成交量還要低,成交量上的這種倒挂,在歷史上實屬罕見,印證樓市再度被降溫,跌入“寒冬臘月”。
■韓建君(房盟中國總經理):上海公寓新房供需比高達86%,致使去化率較高。6月當月的供需比處於基本均衡狀態,根據網上房地産數據,當前可售住宅面積為777萬平方米,與2008年市場低迷時的水平相當,而2009年時市場最火爆時的可售量僅為400萬平方米。從這幾月的整體情況而言,市場供需比仍然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市場並未變得更壞。
晨報實習生 崔潤芳 整理
時下,最熱議的話題莫過於《婚姻法》新司法解釋帶來的房産權益歸屬。以財産權益歸屬、尤其是以房産權益為核心的變化正深刻地改變樓市的營銷,攪動了樓市的一池春水。當然,短短數日內也不可能反映到成交量上,加上本來就是弱市格局,買賣房屋又有各種考量因素,影響不會立竿見影。但從長期來看,影響絕對不會小。
婚房,歷來是業內認定的剛需中的最大主力,此前不少樓盤在宣傳小戶型和針對剛需的樓盤時會採用“丈母娘喜歡的”、“新娘喜歡的”口號進行宣傳,顯然,在房産權屬界定改變之後,“誰購買産權歸誰”會使得丈母娘不再那麼看重男方買的房子多大、多貴,只要住著合適就行,“價格”特徵會被淡化,營銷策略上,會轉向房産本身的居住功能,這也是符合住房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