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在《觀點》地産新媒體和《證券日報》等聯合主辦的“2011博鰲房地産論壇”上,中房集團理事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孟曉蘇表示,在1998年房改方案中明確包括的保障房建設,事實上已經缺席、“曠課”了12年之久,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不到位,教訓深刻。
本屆論壇主題為“下一個十年,改變中的房地産”,孟曉蘇對於保障房制度的回顧反思,則主要覆蓋了過去的12年。“其實,關於建立住房保障體系,早在1998年房改的時候,就已明確了,包括在改革方案體系中。”1992年即投身建設行業的孟曉蘇,1998年前後參與了“房改”制度設計,並擔任住房分稅制改革課題組組長。他回憶説,當時“房改”方案中提出了由政府設立廉租住房供應體制,成為方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房改”方案明確,建立符合國情的保障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兩個體系雙軌並行。
既然保障房制度早已有之,為何我們今天又為保障房制度思慮呢?問題出在哪?
孟曉蘇表示,回顧十多年來,我們在建設兩個體系方面已經幾次走彎了,“教訓是深刻的,經驗也是足夠。”他介紹説,本來“房改”方案裏有保障房,但是當時為了推動房改,考慮廉租房停建兩年。在這兩年裏,相關主管部門主導建設了2億平方米經濟適用房,供給中低收入家庭。不過,“後來把廉租房暫停2年,變成了10年停建。”
“應該説,當時的主管部門忘記了自身職責,嚴重忽略了保障房建設。如果當時持續建保障房,就不會有今天的困難。”孟曉蘇反思稱,應該説他們在推動商品房方面有功的,但是在保障房建設方面有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不斷上漲,弱勢群體與商品房越來越遠。孟曉蘇認為,“這本來是政府公共服務不到位造成的,公眾卻被誤導為對開發企業不滿。”
如此算來,保障房已經是十年曠課甚至十二年曠課。現在,要用5年時間補上課,可謂“惡補”。計劃5年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需要高達7萬億之巨的資金。為了推動保障房建設,國務院明確要求加強金融支持。孟曉蘇認為關鍵在於建立健全資金籌措和管理機制,加緊建立保障房融資機制。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孟曉蘇説,我們高興地看到,從去年開始,中央下決心要建保障房,當年竣工370萬套。而在去年底第三次明確要建立兩個體系。新建保障房的任務也很明確,今年1000萬套,5年建成3600萬套。今年前7個月,根據主管部門公佈的信息,開工率已經超過了70%,達到了72%。“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我們要為好事説好話。”
他進一步表示,完善住房雙軌制,需要多方面配合。讓開發商來解決保障房問題,容易走進兩大誤區:一是打壓房價,把商品房房價降低下來以代替保障房;二是切小商品房,用小戶型政策來代替保障房。他認為,保障房要補“短板”,但不能打壓商品房這個“短板”。商品房也是短板,不然,就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上漲了。(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