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食用油企業靠地産曲線救國 非市場化拿地利潤高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6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導讀:上遊成本不斷上漲,下游産品價格遭遇價格調控,勞而無收的食用油企業靠什麼來維持生存?

  據經濟之聲報道,食用油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開始變身。在上遊成本和價格調控的雙重壓力下,豐益國際、中糧、魯花等糧油巨頭紛紛借助房地産業來“貼補”主業。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反哺的做法主要是通過非市場化方式拿地來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

  當被記者問到今年的效益情況時,食用油企業——三河匯福集團公司的公關負責人態度顯得很不友善,而且無論記者怎樣問,他都避而不答。

  記者:生産效益今年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三河匯福:現在來説,不好説。

  記者:不好説?

  三河匯福:很複雜的事。

  記者:然後通過房地産來反哺主業?

  三河匯福:我們不回答這個問題,堅決不回答,中糧它都不跳出來説點話,我們説什麼。現在來説不宜露,不宜張揚。

  食用油企業之所以像不能碰的炸彈,是因為今年他們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受上遊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下游價格調控政策的兩頭擠壓,即使是像中糧、豐益國際這樣的大牌食用油生産企業也都處於保本甚至虧損經營的狀態。豐益國際剛剛發佈的二季度財報顯示,1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只有區區100萬美元的稅前利潤,利潤率僅為萬分之八。

  齊魯證券農業分析師謝剛表示,7月份大豆壓榨每噸虧損180多元,食用油價格倒挂、産量萎縮、經營虧損倒逼食用油企業選擇像房地産這樣的副業來反哺主業,不但救急,也在救窮:

  謝剛:基本上除了中糧等少數企業微利以外,絕大多數的大豆油企業基本上都處於虧損狀態,部分企業選擇了從其他領域包括房地産來分散大豆油的風險,部分企業還是依然堅守在大豆油食用油企業,但是部分企業的相對産能都在25%,少數企業甚至在50%以上的産能萎縮。

  其實近年來,非房地産行業企業進入房地産領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食用油企業只不過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紡織、家電等行業對房地産也都趨之若鶩,知名服裝品牌雅戈爾甚至把房地産作為主要的利潤增長來源,大家一頭扎進房地産的原因自然就是房地産行業的利潤比自己的主業要高得多。

  但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説,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與開放商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拿地不同,這些企業一般都是通過“就地取材”來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

  楊紅旭:利用他們自身主營業務方面的便利之處獲得的一些土地,比如説一些大型的製造企業,他們在獲取一些廠房、工業用地的同時,會獲取一些商業用地,他們利用這個低價去拿大片土地,從中可以換取一些商業用地,他們一般拿地成本是比較低的,雖然他們一般開發能力不是很強,開發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依然可以依靠拿地成本比較低這樣一個優勢獲得比較高的回報。

  就在食用油企業們紛紛把房地産當做“救世主”時,主營塑料製品的上市公司金髮科技卻因為搞房地産沒掙著什麼錢反而拖了主業的後腿,完成了對房地産業的剝離;而中報業績冠軍、身為開發商的華麗家族卻在此時開始考慮業務的多元化,進軍生物制藥等領域,看來在目前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想在房地産裏頭把利潤找補回來也不是那麼容易,還是悠著點吧。

  記者黃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