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摩根大通龔方雄:全球二次衰退有30%概率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5日 1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8月13日,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在廣州證券舉辦的“嶺南創富”服務産品發佈會演講中稱,美債問題雖然帶來全球市場的劇烈動蕩,但不至於引發第二輪危機,未來真正需要關注的風險源在歐債危機上。龔方雄同時表示,由於過去幾個星期的變化,未來全球將有30%的概率出現二次衰退,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宏觀政策最好做一些結構性的放鬆。

  歐債危機是真正風險源

  由於標普8月6日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引發上周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龔方雄認為,美債問題本質上是信心危機,為了防止經濟二次探底,奧巴馬不得不接受共和黨提出的削減支出的建議,而且要不增稅,這就是財政緊縮,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帶來市場對復蘇信心不足的問題。“美國的波動是自殘行為,不該這樣,美國的家庭、企業狀況現在非常好,但政府不行,只是由於金融體系在2008年已去杠桿化,才不至於導致另一次金融危機”,龔方雄表示。

  龔方雄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才是全球真正面臨的威脅,因為歐元體系本身是非常嚴峻的結構性的問題,即單一的貨幣和分散的財政。“有些國家財政較好,如德國,有些國家非常不好。當財政還分散在各國手上時,德國人願意不願意去救助這些債務危機蔓延的地方本身就是個問題,如果願意救,它要求受助國家要緊縮財政,這些國家就會有抵抗性”,龔方雄稱。

  中國宏調不應再緊

  由於歐美要在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緊縮財政,同時在利率減至0的情況下貨幣政策空間又受限,龔方雄認為,未來幾年全球經濟最好的情況也只是非常低迷的成長。“二次衰退的風險級在增加,由於過去幾個星期的變化,30%的衰退可能很大,全球經濟一般每六年都有一次衰退,現在30%的概率也就是三年可能有一次衰退,我們要防範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龔方雄表示。

  在這種環境下,龔方雄認為,中國的宏觀政策不應再緊了,至少應該停下來看一看,最好應該做一些結構性的放鬆。“不管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中國的空間、工具都比西方國家要寬得多、靈活得多,這是我們跟別人根本的不同”,龔方雄稱,“西方要進行財政緊縮,因為債務過高,赤字過大,而中國截然相反,上半年經濟成長9%點多,財政收入增加了30%,即便把5%通脹放進去,財政收入增長是經濟成長的兩倍,説明財政狀況非常好”。

  對於城投債風險,龔方雄認為市場把問題誇大了。“10萬億的地方債,聽起來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是我們的經濟規模是40萬億,即便把25%比例的國債算上,所有中央和地方債務佔GDP比重也就45%,這比西方國家低多了,也比很多新興市場國家低得多”,龔方雄認為,銀行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幾乎為0,因為只要地産一有違約事件,中央財政肯定會第一時間把問題扼殺在搖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