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曾經風光無限的一些券商理財産品由於規模下降和業績下滑,正面臨清盤風險。據《證券公司集合資産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客戶少於2人,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計劃資産凈值低於1億,集合計劃應當終止。
據WIND數據最新統計,228隻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中,除去已經被清盤的華泰紫金龍大中華,還有11隻理財産品在1.1億元的規模以下。其中,平安證券2隻、國泰君安2隻、光大證券2隻,華泰證券、長江證券、中銀、國信、齊魯、招商等券商各1隻。此外,49隻産品資産規模在1.1億到2億元之間。不過,最“危險”的當屬國泰君安央企50,該産品最新資産凈值只有9671萬元。
東吳證券分析師鄧文淵接受《大眾證券報》採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以來,股市持續表現低迷,券商理財産品也未能倖免于難。市場情況不樂觀導致持有人贖回,不少産品已經跌到了監管層規定的清盤底線。
“對面臨清盤的産品來説,一般而言,該産品的主管券商不會輕易讓其被清盤,他們會動用其他資源擴大規模護盤。所有合規的手段都可能想出來。比如,大規模持續營銷、找大戶護盤。”江蘇省高科技投資集團投資經理倉路表示:“只要不被清盤,就有翻盤的希望。”
倉路指出,清盤的風險關鍵在與其産生費用和具體的損失,一般對規模不是特別大的理財産品來説,清盤對投資者的影響比較小。但如果因業績較差而要面臨清盤的産品,投資者必須警惕。“但就單單清盤這個舉動而言,其對投資者影響並不是非常大。”
渤海期貨金融研究員杜佩霞認為,要減少既成損失,理論來講,還可以根據已持有的理財産品價值,購買等值的股指期貨。通過股指期貨上的盈利來彌補理財産品上的虧損,這樣的操作可以保證繼續持有理財産品的同時將損失降到最低。股指期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相對於股票具有杠桿作用。“不過,理財産品最好偏指數型即跟滬深指數相關,如國泰君安央企50這只産品,即可採取對衝手段,判斷大盤行情,利用股指做空和做多,挽回部分損失。”不過,杜佩霞強調,用股指期貨來進行保值,要資金量比較大,這個方法只適合有大批資金以及有相當操作水平的投資者使用。
杜佩霞指出,其實面對清盤,投資者是沒有主動權的,券商理財産品遭遇清盤,對投資者來説很不公平。“不過,清盤不會讓投資者損失掉所持有的全部份額,管理人會按清盤前最後一天的産品凈值將資金返還到投資者的賬戶中,至於清盤是否要交手續費及其他費用,則需要看當初的産品買賣合同。”
鄧文淵表示,投資就意味著風險,在選擇一款券商理財産品之前,要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過往業績和産品特點都是考慮購買時首當其衝想到的問題。另外,券商的規模實力,股東背景、投研力量都將直接影響産品的運行管理和市場信心,此外還要關注券商的風險監控指標和股東背景。”
記者 夏明月 徐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