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楊濤:鉻渣污染通報緣何拖延兩月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5日 10: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污染事故發生到新聞通報的發佈,這中間到底存在多少不為人知的博弈?當地政府在信息封鎖上,又做了什麼樣不光彩的事情呢?

  雲南省曲靖市政府8月13日晚向媒體通報稱,此次雲南省陸良化工公司劇毒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的污染,造成農村77頭牲畜死亡。因距當地群眾飲用自來水水源地很遠,未對群眾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未造成人員傷亡。對農田的污染狀況尚在進一步觀察和監測之中。對南盤江的水質情況,據環保部門今年的監測,至今未發現六價鉻超標。

  不管曲靖方面如何誇耀自己處置的及時和造成損失之小,一個問題始終會縈繞人們腦海:為何在事發兩個月後,才向社會通報這起重大污染事故?

  毫無疑問,這起發生在6月的污染的事故,情節重大。按照《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預報、發生和處置等情況”,政府必須主動公開,為何要等到兩個月,並且是在媒體披露後才被迫公開呢?

  而且,媒體披露也不是一帆風順,《雲南信息報》8月13日作出報道,但當天該報的電子版就被撤下。然而,這則消息經過網絡廣泛傳播後,引發了廣泛關注,甚至驚動了雲南省環保廳和下游的廣東環保廳,在這種情形下,雲南省曲靖方面才站出來。從污染事故發生到新聞通報的發佈,這中間到底存在多少不為人知的博弈?

  人們不會忘記,如果不是2010年7月初的那場洪水,紫金礦業或許還將繼續被無數的光環包裹,然而,早在洪水前,紫金礦業的污染就觸目驚心,但當地政府卻將污染的蓋子死死捂住。渤海油田泄油事件,有關方面公佈事故同樣是姍姍來遲。

  隱瞞污染信息,似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慣常手法,那麼,在曲靖這起污染事故中,情況是不是真的如官方通報的那樣,僅是兩名節省運輸費用的犯罪嫌疑人的個人行為,這裡面到底有無政府官員的瀆職、失職。為何這一起污染事故遲遲得不到媒體的報道,污染地區的公民到底費盡了多少週折,衝破了多少利益羅網,才將消息傳遞出來,當地政府在信息封鎖上,又做了什麼樣不光彩的事情呢?

  看來,曲靖方面必須進行完整的信息公開,包括這次污染事故的發生、影響和處置,地方官員的責任,以及是否存在隱瞞信息等多方面的情況,如果他們不願意全面進行信息公開,上級政府就有義務幫助督促他們公開,滿足民眾的知情權。

  □楊濤(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