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保障房的資金問題又來了。按照國家的計劃,今年開工建設的保障房數量達到1000萬套,預計建設成本達到1.3萬億元。這一龐大的數字從一開始就攪得市場沸沸颺颺。但這一次並非是爭論,在這些嘈雜聲中好像根本沒什麼對立意見,基本都一致認為,這個數字太可怕。保障房計劃定了,各省市也領了任務,但大半年過去,錢從何來仍不得而知。
近日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稱,今年保障房建設的資金缺口在5000億元人民幣以上。這並非誇大,可能還有點保守。在1.3萬億元的建設成本面前,現時除了早前住建部承諾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資的5000億元,以及國開行承諾提供的1000億元,仍然有7000億元的缺口無法填上。
這是一個大窟窿,必須要找東西堵。但依靠地方政府並不現實。事實上,目前而言,房地産調控當中,受到刺激最大的不是開發商,而是依靠土地拍賣還債的地方財政。在更為龐大的債務平臺之上,地方政府對於保障房,即便有再大的政治壓力也顯得無能為力。
求錢難,但卻並非無路可選。按照以往的傳統,解決大規模資金問題仍有一大最好選擇,那就是銀行。在上週五,中國銀監會在其網站發佈公告要求銀行發入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並表示,這類項目貸款可獲得九折利率。更為重要的是在公告中指出,對於滿足一定標準的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各銀行應按照信貸風險管理有有關要求,直接發入貸款給予支持。
銀行對保障房項目進行支持,這可以直接緩解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的資金壓力。這應該是好事,但面對銀監會的這一決定,不禁令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機下要求銀行向房企發放貸款的一幕。這樣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迫使”銀行放鬆銀根的做法到底合不合適?無可否認,在目前的政令之下,銀行放開大閘,要解決保障房資金缺口問題並不困難,相比當年解決金融危機要輕鬆不少。但事實上,這樣做的結果並沒有想象中的好。
眾所週知,在1000萬套保障房規劃中,原本作為一次性購買的經適房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而主要的種類是以廉租房為主,目的就是解決無力購房者的居住問題。也就是説,這部分房子在中短時期內是無法完成資金的回籠。如果現在至少5000億元的資金缺口由銀行墊補,那最後的結果就是銀行將背負了一大筆被困的資金。曾有銀行專家指出,2008年銀行向開發商放閘後資金的壓力到現在仍沒有緩過勁來。
事實上,這並非是最壞的結果,還有更令人擔心的。那就是,如果由銀行貸款的方式墊付保障房建設資金,會不會出現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而改變了保障房的初衷,再度大規模興建經適房,在保障房監督制度仍沒完善的情況下,保障房黑幕難免又將拉開。
借助銀行將保障房建設資金的口子堵上這個想法不能説是錯,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考慮借錢後如何還?由誰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