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信用調降只是金融恐慌的表象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2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上週末美國國家信用等級被標普調降之後,全球金融市場遭遇一波又一波的震蕩。直至本週三,法國又傳出可能被調降信用等級的消息,以至於歐美股市出現暴跌。全球資本市場震蕩加劇,表明經濟復蘇的態勢並不穩固,這就給中國趨於緊縮的調控政策導向造成了新的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其實只是傳言,三大評級機構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宣佈沒有調降等級的意圖。但辟謠舉動並沒有遏制歐美股市的深幅調整。所以,在筆者看來,糾纏于所謂主權信用評級其實偏廢了問題的核心,市場之所以會用腳投票,並不只是擔憂信用等級下調,而是擔憂全球經濟復蘇乏力。

  在美國,失業率一直處於近10%的高位,伯南克的貨幣政策幾乎沒有帶來立竿見影的市場反應。目前美國投資者更期望看到的是消費需求的提振和實質性投資的增長。由此,減稅和刺激消費政策才是他們更加期待的拯救措施。歐洲也是如此,法德是歐洲經濟復蘇的核心與期望,但法國受金融危機衝擊,2009年和2010年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規模佔GDP的比例大大超過歐盟規定的標準,失業率也高達9.5%。德國雖然擁有目前最強大的財政實力和資金實力,但是對於是否要救濟“同門兄弟”卻顯得頗為猶豫。

  其實,仔細觀察這些問題不難發現,投資者擔心的並不是錢不夠,也不是政策不支持,而是擔心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人們看不到哪些行業、哪些領域能夠吸引消費者,能夠帶來合理的投資回報,所以才會讓恐慌情緒被強化,也才會讓市場成為驚弓之鳥。

  反觀國內經濟,此次A股市場的表現明顯強于海外市場,原因就在於中國經濟依然在快速增長之中。但中美歐經濟關聯度極為密切,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長期可能性有多大呢?事實上,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主推動力仍然來自於投資領域,甚至有觀點認為,這是2009年開始的4萬億投資效應的體現。同時我們要提出疑問的是,當這些投資項目都結束後,誰來保證中國經濟的增長?

  所以,我們不能被當下的經濟增長數據麻痹,更不能誇大經濟過熱的本質,因為所謂的過熱更像是“虛熱”,而非“實熱”。如果歐美經濟無法找到長期增長的著手點,虛熱極有可能變成“實寒”,所謂經濟“二次探底”的殺傷力遠比危機之初還要可怕。

  針對目前的高物價,採取緊縮調控政策並無太大疑問。但關鍵在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恰恰需要培育新生市場需求。通過政策扶持讓新興企業創造更多有效供給,通過減稅讓利使公眾擁有更強消費慾望,把公共財富用於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如果這些工作沒有及時跟上,那麼,單向偏緊調控政策所帶來的,或許就是一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