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首只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即將發行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0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其長期投資價值也獲得主流機構看好。這使得8月15日起正式發行的首只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備受關注。

  8月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創業板及相關指數産品發展研討會上,與會機構紛紛表示,隨著高估值的回落和良好成長性的持續,創業板長期投資價值正逐步顯現。

  創業板市場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新興産業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資料顯示,我國力爭在2015年將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比重提升到8%,2020年提升到15%,而2010年該指標僅為4%,未來新興産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這將構成創業板市場長期投資價值的基礎。創業板不僅高新技術企業多,而且新興産業比重高,創業板的高新技術企業佔比接近90%,新興産業市值佔比為61%,相比之下A股主板新興産業市值佔比僅為21%。

  據深圳證券信息公司數據顯示,創業板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截至2011年7月底已有上市公司245家,總市值達8315億元。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出較高的盈利指標和成長指標。不過從短期來看,創業板整體估值尚處在“去泡沫化”過程中,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分化,但仍不乏眾多高成長性的優質上市公司,且當前創業板平均個股規模較小,部分公司上市後進入“二次創業”階段,未來成長空間較大。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小企業板和主板不乏出現高速成長、市盈率數十倍、市值擴張數十倍的優質上市公司,相信未來創業板市場也有望出現類似“以高成長消化高估值”的優質上市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A股市場大小盤風格轉換持續存在,其背後的實質是産業週期的更替。成熟市場經驗表明,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中小盤指數的表現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概率較大,時間窗口也較長。這種情況在當今A股市場也日益明顯。2009年以來,中小盤股票的超額收益持續時間超過了1年,而根本的驅動原因就是我國經濟處在産業轉型週期的轉捩點上。

  創業板指數具有較高成長性

  從行業結構看,創業板指數延續創業板本身的新興、成長特徵,行業結構與納斯達克100指數行業結構接近,信息技術等新興産業佔比高,不含金融與地産行業股票。

  從創業板指數表現來看,其走勢具有較高的獨立性。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研究顯示,從創業板開啟以來,創業板指數與其他主要指數相關系數較低,主要是由於創業板市場有其自身特性。

  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總經理助理、首席分析師邢精平談到創業板指數設計理念時表示,創業板指數匯集了創業板中代表性強、流動性好的100家上市公司,是創業板市場的核心指數。創業板指數作為創業板市場的標尺,兼具良好的投資性,樣本股選擇具備4大特徵:市場代表性較高、流動性較好、風險收益特徵鮮明、凸顯新興行業結構。

  模擬測算數據顯示,從2009年創業板開啟以來,如果投資創業板指數相比投資滬深300指數可獲得9%的超額收益。根據2010年年報,創業板指數成分股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均優於創業板整體水平,顯示出較高的成長性。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成分股估值明顯回落,投資價值逐漸顯現。據中信證券研究顯示,2009年創業板靜態市盈率超過80倍,目前已經下降到50.38倍、動態市盈率接近32倍;平均發行市盈率亦從2009年的66倍下降到2011年的56倍,反映出創業板市場已經逐漸回歸理性。

  邢精平認為,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針對單個公司,創業板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但針對證券組合,創業板是風險可控、收益較高的市場,因此指數化投資是分享創業板發展成果的重要工具。

  易方達創業板ETF及其聯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王建軍也認為,指數化投資有利於平滑創業板個股存在的風險。創業板指數流通市值佔比最大的10隻股票,佔指數的總權重不過25%,單一股票流通市值佔比沒有超過4%的,總體而言分散效果好。

  市場人士認為,雖然運用指數基金投資的策略豐富而多變,但對於大多數抱著輕鬆投資目的的投資者而言,最為簡單的法則可能是在經濟和市場週期的低點長期佈局能夠有望受益於未來産業方向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