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莫讓藍色經濟淪為灰色經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0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地球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家園,對自然資源過分的索取,往往會得不償失。

  大量歷史教訓表明,無節制地圍海造陸會帶來生態惡果。如,荷蘭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向海要地後,開始打開堤壩讓海水進來;日本在工業化起步階段也曾大規模圍海造地,但帶來赤潮、青潮威脅,最終要投入很大資金進行治理……

  人定勝天的時代結束了,圍海造陸是需要節制的。國土資源部官員表示,原則上支持各地在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適度利用海岸線的前提下,進行圍填海造地,以拓展發展空間,同時也要對圍填海造地規模與速度進行控制,對圍填海形成的土地要進行統一規劃集約利用。

  但現實很殘酷。一位多次參與規劃項目評審的資深專家説,如今很多項目都是先上後評。一些熱衷於鋪攤子的地方政府領導,如果有專家在評審中堅決反對,他們乾脆換一個專家。還有一些自然保護區,原來規劃保護區時希望越大越好,這樣國家財政補償大一些。現在想用地時後悔了,就找理由修改調整功能區。原來的旅遊區,要建工業區。專家對此感到非常無奈,希望政府不要再單純考核地方G D P了。

  顯然,全國海洋岸線、灘塗不能在幾年內全部規劃用完,要給後人留下足夠的開發空間。現在,一些沿海城市已基本沒有自然岸線。我們看好藍色戰略,但也擔心藍色經濟建不好,最後成為灰色經濟。現在一些地方在發展經濟中,目光遠大,只爭朝夕,恨不得三五年大變樣,這種苗頭值得警惕。

  環渤海地區,是我國越來越重要的北方經濟重心。這一地區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必須改革唯G DP是瞻的考核方式,打破“諸侯經濟”,合理佈局港口資源。而現在都是“諸侯經濟”,每個地方首長都在為當地經濟謀劃,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這種體制不改變,就沒有辦法改變亂開發的現狀。更高層政府應協調區域發展,避免同質競爭。尤其是在工業園區佈局上,上級政府部門要有所作為,盡可能地避免同質化競爭。

  對於沿海重化工産業佈局與産業雷同現象,國家應引起足夠重視。重化工業、危險産業要遠離人口密集區,要相對集中到一個地方,從全國佈局上要很好進行規劃設計。

  我們是否需要建那麼多鋼鐵廠和煉油廠,還有那麼多的港口?現在,威海、濱州、東營等地都在建港口,渤海灣港口建設有點亂。國家對港口佈局要從嚴。一些地方官員説,我們深刻理解有港的幸福,沒港的疼苦。可想過沒有,上那麼多港口能做什麼,貨源哪來,維護費用多高。

  而且,未來港口發展面臨最大制約因素是港口岸線資源嚴重匱乏。港口發展建設應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以提高港口岸線、港口集輸運通道所佔用土地和航道所佔用水域的使用效率,節約港口岸線土地和海洋等資源。應大力發展公用碼頭,創造普遍公平競爭和普遍提供公共港口服務的新局面,防止利用港口資源形成壟斷或熱炒港口岸線資源的局面出現。

  我們的政府部門正在努力改變一些發展亂象。近期,環境保護部正以近海陸源污染防治為重點,抓好近海海域防治污染“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進一步開展海洋保護環境執法檢查。特別是重點沿海工業園區的監管檢查,嚴厲打擊海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違法行為。

  而從各級地方政府的發展意識裏,更要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我們不能再走先破壞後治理的老路,而要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之路。在沿海開發熱潮中,我們不能再借發展海洋經濟之名,行竭澤而漁之舉,把大自然寶貴的岸線資源開發殆盡了,總要給我們的子孫留下片原生態的海灘和蘆葦蕩,別讓後人在道義上責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