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渤海灣掀開發熱潮 近海環境容量告急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0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渤海漏油事件未了之際,《經濟參考報》記者沿渤海的山東、天津、河北等地千里踏訪,切身感受環渤海前所未有的海洋經濟開發熱潮。

  無論是在山東的青島、煙臺、日照、濰坊,還是天津的濱海新區、河北的曹妃甸,記者所到之處,隨處可見宏偉的規劃藍圖與紅火的建設場面。

  圍海造陸、灘塗改造,千里岸線變成紅火工地。在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建設工地上,人們陶醉在各種工程機械繁忙的轟鳴聲中;在曹妃甸廣袤的土地上,一眼望不到頭的人工造陸奇跡令人驚嘆……

  向海洋要資源,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成為環渤海地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新攻略。

  目前,天津港所有的碼頭用地,都是一寸寸通過填海取得。現在,天津港陸域面積達107平方公里,而建港之初只有0 .18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天津港還將啟動第二人工島的填海造陸計劃。在河北曹妃甸工業區,造陸工程和土地整理大規模展開,已形成陸域面積180平方公里,首鋼京唐鋼鐵廠一期千萬噸精品鋼工程建成投産。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認為,本世紀以來,環渤海經濟圈發展明顯在加快,特別是濱海新區的建設使天津的發展格局有了明顯變化,山東、遼寧、河北等沿海省份發展都很快,這使得這個區域經濟總量增長加快,在全國的地位有所提升。尤其是“十二五”規劃建議中首次提出發展海洋經濟的“百字方針”,使我國海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海洋生産總值突破3萬億元,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0%。在環渤海地區,遼寧沿海經濟帶、天津濱海新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海洋經濟區域佈局初步形成,海洋開發熱潮涌動。

  但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教授劉洪濱認為:“這輪向海洋發展的熱潮堪稱空前。我個人感覺沿海各地邁的步子有些大,每個區對海岸的空間要求都很大,我擔心圍填海勢頭過大。”

  近年來,隨著海洋經濟的持續升溫,沿海省份對海洋資源存在過度索取的傾向,近海海域資源保護工作形勢日趨嚴峻。

  劉洪濱認為,由於沿海灘塗沒有納入18億畝土地保護紅線當中,加上圍填海造陸成本非常低,致使地方政府、企業投資開發的熱情高漲。據了解,每畝人造土地成本只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而其出讓價格至少升值十倍到一百倍。

  海洋經濟發展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壓力近年來在不斷加大。

  來自環境保護部的聲音説,目前我國陸源排海物問題相當突出,近岸海域水體富氧化嚴重,海上溢油事故時有發生,近海生態系統受損嚴重。由於部分沿海化工園區污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區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海,個別地區圍填海速度過快,海岸濕地面積逐漸減少,海洋生物繁育生長的重要場所不斷遭到破壞。

  公開數據顯示,僅1996年至2007年,渤海填海造地面積就達551平方公里,沿海灘塗濕地面積減少了718平方公里。沿海灘塗濕地面積年均減少1%以上,相當於整個渤海沿海地區減少2%至10%的污染消減能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山東最東端的成山頭看到,近岸局部地區海水變得十分渾濁,而在曹妃甸部分海岸也可看到不少水母遺屍淺灘……

  另據中國近海海洋監測公報,2009年,全國一二類海水比例為72 .9%,三類海水佔6%,四類海水佔21.1%。

  環境保護部近期開展的包括環渤海海西地區等五大區在內的環評也表明,重化工工業規模迅速擴張,佈局分散無序,沿海全線擴散的局面即將形成,與近海海域環保的矛盾日益突出。渤海灣、遼東灣等近海領域的環境容量已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