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北京前7月新房成交價近1.4萬 比去年均價下降8.2%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9日 0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走勢圖

  北京市房地産業協會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7月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價為13623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均價(14847元/平方米,即今年北京房價控制目標)下降8.2%。從最近幾個月的走勢來看,本市新建普通住房價格呈現穩中有降趨勢。

  特點1

  全市房價“內穩外降”

  7月本市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價為2269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9.8%。北京市房協稱,均價上漲主要是受中心城區成交比重上升的結構性因素影響。當月有銷售記錄的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共有170個,其中7個項目價格環比下降,161個持平,合計佔98.8%,兩個價格上漲項目均為熱銷項目尾盤。7月新批商品住房預售項目15個,其中5個報價低於前期或周邊,10個持平。

  北京市房協稱,7月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波動明顯,呈現出多個特點:在方式上,由新批項目“低價入市”為主,轉向新批項目“低價入市”、在售項目“降價促銷”並存的局面。如大興區在售項目旭輝禦府推出100套特價房,售價由23942元/平方米下調至19665元/平方米,降幅17.9%,很快售罄後,近期又推出50套特價房。通州區珠江拉維小鎮等項目也推出特價房,目前認購活躍。

  在區位上,7月房市呈現“內穩外降”格局,中心城區房價基本穩定,發展新區出現鬆動。7月推出特價房的新建項目均在發展新區。二手住房價格走勢與新房基本一致,中心城區房價環比持平,發展新區下降,其中大興、順義降幅在5%左右。

  在主體上,新政後主動調整新上市項目價格的基本上為大型房企,7月部分中小企業也開始順勢而為“降價換量”。此外,從戶型看,降價的項目均為大戶型。

  特點2

  成交兩端熱中間冷

  7月份中心城區住房成交量呈上升趨勢,發展新區則回落明顯。城六區新建商品住房、二手房分別成交2041套、4986套,環比增長16.7%和14.1%;發展新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2447套,環比減少21%,二手房基本穩定。

  北京市房協相關人士認為,成交量結構變化的原因,一是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得到有效抑制後,自住需求向兩端流動,部分打算改善住房條件的發展新區居民向中心城區回流,部分有剛性需求的購房者由於購買力不足轉向遠郊區縣。此外,中心城區住房資源具有稀缺性,保值功能強,在總體成交回落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市場青睞。

  受上述因素影響,7月房市繼續保持“兩端熱、中間冷”的態勢,單價在4萬元左右的公園1872、西山壹號院項目上市均為248套,認購率達70%以上。單價在1萬元左右的樂匯家園、長陽國際城項目銷售率近100%。而單價在2-3萬元的金地仰山、清水灣家園和天潤福熙大道,上市以來簽約率僅為13.9%、3%和4.9%。

  特點3

  商業用房增3.3倍

  7月份,本市首次購房比重達88%,比“國十條”出臺前的去年4月份高出13個百分點,限購達到了限制投資性需求的效果。

  7月份本市商品房新增供應總體平穩,但住房與商業辦公用房分化明顯。7月本市商品房新增供應245.4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4%。其中商品住房72.7萬平方米、5315套,套數環比減少61.4%;保障性住房9.4萬平方米、1117套,環比減少57.7%;商業辦公用房139.4萬平方米,環比激增3.3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北京市房協分析,這主要是在當前住宅需求受到抑制的情況下,開發企業加快非住宅供應和銷售以回籠資金。

  ■預測分析

  有望形成以價換量

  北京市房協相關人士認為,本市房地産調控政策綜合效應持續顯現,住房市場開始進入“由量變到價變”的關鍵期,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未來幾個月有望形成“降價換量”的整體格局。

  該人士同時指出,現階段房地産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通脹預期依然比較強烈,而且可能會在今後數月內保持高位運行。如果不出意外,我國宏觀經濟的首要目標仍然是抑制通脹。另外,作為房地産市場的長效制度性安排還在程序或調研過程中(如土地法、房地産法、房産稅等),直接影響或改變房地産發展模式的根本性制度還未出臺。該人士認為,調控政策一旦鬆動,市場極有可能再現報復性反彈。本市現階段重點,應堅持房地産調控決心不動搖、方向不改變、力度不放鬆。(記者孫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