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古今中外的商業界中,幾乎所有大成功者都對週期有傑出的認識和運用。
第一個懂得經濟週期的“商父”
文?/?吳曉波
凡經商者,都知道研究週期的重要性。在很多時候,企業家的能力之高下,正在於他們對週期的不同判斷以及據此的反應。而真正能有大成就者,無一不是“週期精算大師”。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知名大商人、也就是日後被尊為商父的范蠡正是這樣的人。
居安思危的致富傳奇
范蠡是春秋末期人,早年輔佐勾踐擊敗吳國。之後被拜為上將軍,然而他卻做出一個十分反常、卻也讓他名垂歷史的舉動——挂冠出走,帶著美女西施“乘扁舟浮于五湖”。范蠡辭官並沒有“飄然不知所終”,而是開始了第二段人生——數易其居,成了一個超級大商人。
范蠡先是出越入齊,在海邊從事農耕養殖和土産貿易,很快“致産數十萬”,成了遠近聞名的富商。齊王聞其賢,請他去當國相。不多久,范蠡再辭,遷居到陶,更名為陶朱公。十九年間,三次積累家産到千金之多。因為范蠡的故事太過神奇,所以後世把有錢人概稱為“陶朱公”。
探求週期規律的智慧
經濟週期雖是現代經濟學中的名詞,但治國與為商之道一樣,關鍵在於認識週期,同時善於運用週期。在這方面,范蠡無疑是一位世界級的先覺者。
他是一位天文學家,對天文運行與農業豐歉進行了週期性研究,並據此預測商品供求及價格的週期性變化趨勢,形成經營的策略。他將古代天文知識與五行學説結合起來,給出了一個週期性的公式:歲星(即木星)運行到金的位置時是豐收年,在水位時是澇災年,在木位時可能有饑荒,在火位時則是大旱之年。即木星12年間分別經過金、木、水、火等方位而繞太陽的一個週期,同農業生産由豐年到災年的一個週期是相吻合的。
且不論這一週期性總結發現是否完全符合科學,不過范蠡能夠以長期循環波動的眼光看待客觀世界,無疑已是非常的卓越——在古今中外的商業世界裏,幾乎所有的大成功者都是對週期有傑出認識和運用的人,其中包括宏觀經濟週期、産業週期和企業生命週期。
農業生産從來就有“靠天吃飯”的特徵,范蠡從氣候和自然條件的變化來探求農業豐歉的週期性循環規律,以此掌握未來不同年份的農産品尤其是糧食産量的增減趨勢,進而能富冠天下,便不是意外的事情了。
反週期與現金流意識
在掌握了週期性規律之後,范蠡提出另外一個重要的商業思想,就是“待乏”。所謂“夏則資皮,冬則資?……以待乏也”。夏天的時候要儲備皮毛,冬天的時候要囤積薄紗,一切都需提前準備,等待貨物缺乏的時候,就可獲取百倍、千倍之利。《史記》説他“候時轉物”,根據季節、時令變化而轉運不同的商品。
在“待乏”的同時,范蠡還強調薄利多銷,加快資金的流動,這樣才能獲得長久的利益。囤積居奇,自能獲取利潤,但又不可賭博式的追逐暴利,“貨無留,無敢居貴”,手中的貨物不應該讓它久留,不要貪婪地追求過分的高價。他説,“所有商品都是因為過多或過少而變得便宜、珍貴的,一種商品一旦太昂貴,大家都去生産,就會變得便宜,太便宜了,沒人生産又會變得昂貴。手中的資金要像水一樣的流動起來,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率。”
他的這些商業思想,百世以降仍然不覺陳舊,“陶朱公”之所以成為富豪者的代名詞,顯然不僅僅因為財富之多寡,更在於他的智慧高超。(本文作者係藍獅子圖書出版人、財經作家。)
責任編輯:馬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