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食用油快餐白酒紛紛漲價 專家稱補漲行業將擴展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8日 10: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繼快餐行業宣佈提價後,食用油的調價“窗口”也終於到來。食用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裏集團日前宣佈,旗下金龍魚品牌豆油、菜油和調和油3個品類從8月1日起上調價格5%左右,市場普遍預期其餘食用油品牌也將跟進。

  分析人士指出,食用油調價將有助於企業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使得企業的利潤正常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與食用油類似的快餐、白酒等終端商品近期也陸續在加入補漲的行列,市場擔心,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效應會否在下半年充分顯現?“補漲+傳導”效應下物價壓力是否會進一步加大?

  上漲對衝成本壓力終端價格暫未顯現

  與此前日化品高調宣佈上調價格不同,金龍魚此次調價顯得異常低調,在上周發出調價通知前,市場上幾乎無人知曉。據益海嘉裏介紹,此次調價主要涉及金龍魚品牌豆油、菜油和調和油3個品類,漲價幅度平均約為5%左右。

  記者在家樂福上海莘莊店等超市看到,金龍魚食用油終端銷售價還未開始漲價,部分産品仍有促銷活動,5升裝食用調和油標價63.9元,5升裝大豆油售價57.3元,5升裝玉米油售價79.9並贈送900毫升小包裝。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從生産企業到經銷渠道、批發商以及終端賣場的價格調整有一個週期,預計在一週至兩周時間後將傳導至消費市場終端。

  不過,面對頻繁的漲價,消費者對食用油漲價的消息似乎並不敏感。69歲的王奶奶選購了一桶福臨門葵花籽油,她告訴記者,確實聽説食用油要漲價的消息,但如果是三五元的漲幅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消費,也不會到市場去搶購。

  益海嘉裏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價幅度綜合考慮了企業成本上漲壓力和消費者承受能力。實際上,即使經過此次價格調整,企業仍處於虧損的邊緣,個別油種仍保持著500元以上的價格倒挂,如要達到盈虧平衡,實際調價幅度要達到10%~20%。

  據益海嘉裏內部人士透露,自去年11月份以來,原料成本大幅上漲導致食用油價格倒挂,企業最高每噸虧損1000多元。此外,資金、物流、包裝材料等成本也持續攀升,如作為小包裝食用油包裝材料的PET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紙箱價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漲近15%。由於銷量較大,金龍魚今年春節前消費集中的一月份虧損額就達到6億~7億元,“壓力實在太大”。

  食用油漲價全面跟進?

  市場猜測,食用油老大率先提價是否意味著中糧福臨門、九三集團等大品牌將會緊隨提價,從而掀起食用油全面漲價潮?

  截至記者發稿,中糧集團沒有對記者的採訪要求作出答覆。但據接近中糧集團的人士透露,中糧福臨門一直就調價事宜與相關部門溝通,其他同行也都有計劃跟進,預計跟進漲價在意料之中。

  而在此同時,部分地區的魯花花生油也悄然提價。記者4日在上海世紀聯華青浦店發現,5升裝魯花花生油售價139元,而7月13日這一價格還是136.8元。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食用油漲價的消息早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題材”。7月份,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在經歷連續3個月弱勢回調後,重拾升勢漲逾2%,同一交易所上市的豆油期貨價格也跟隨上漲了逾2%。“從去年11月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就要求食用油企業保證價格平穩,在大豆價格持續高位的情況下,終端小包裝食用油實際上已連續數月不變,市場已預期這種態勢難以持續。”業內人士指出。

  中糧期貨(博客,微博)分析師程龍雲説,從國際大豆市場來看,投資者對天氣的炒作正在升溫。目前大豆生産進入關鍵時節,美國大豆的主産區之一愛荷華州7月份的氣溫錄得了56年來的最高,在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明顯下降的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單産不容有失。

  不過就下半年來看,市場普遍認為,包括大豆、豆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不僅是由於當前庫存高企壓制漲幅,下半年國家儲備油脂油料的數量也足以支持市場調控。“除非後期控通脹取得明顯效果,否則油脂油料價格更多將是以"補漲"為主。”分析人士指出。

  “補漲+傳導”效應新漲價因素不容忽視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食用油漲價儘管是“不得不漲”,對下半年的綜合物價影響也不大,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快餐、白酒等價格接連顯示出上漲的勢頭,高價原材料真正向終端傳導,部分商品的“補漲”使得市場擔心今年物價“前高後難低”,“補漲+傳導”效應顯現很可能成為物價調控不得不面對的新情況。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高級經濟師陳克新告訴記者,實際上,上半年較多企業使用的大宗原材料更多來自於去年末的採購,而今年上半年更高的原材料成本最終將會在下半年逐漸顯現,屆時,包括鋼鐵等企業將會真正面臨高價原料的考驗。“近期麥當勞、真功夫等快餐行業也接連提價,表明通脹的傳導已較為普遍。”業內人士分析説,作為完全競爭的行業,快餐行業提價不得不面臨客源流失的壓力,但行業依然集體提價,顯示出終端漲價的壓力並沒有如預期的“前高後低”。

  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企業對原材料的採購也表現出“買漲不買跌”的心態,由於缺乏相應金融工具以及服務,比如在今年四五月份,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滑,但國內企業大多卻在經歷去庫存,一些市場人士擔心,下半年隨著一些行業逐漸進入消費旺季,企業的集中入市採購很可能把企業再次推入更高價格的境地。

  與此同時,陳克新説,值得重視的是,由於目前美國經濟疲軟,第三輪量化寬鬆(QE3)預期升溫,美元的進一步貶值很可能還會繼續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從而成為下半年物價上漲面臨的新因素。

  對此,專家指出,雖然下半年CPI將會較上半年的高點有所回落,但漲價的面仍然可能會擴展,對漲價的敏感人群預計會繼續增加,一方面,政策著力點應進一步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另一方面加大對相應産業、相應人群扶持救助的力度,減少物價上行帶來的“陣痛”。